余秀华是当代诗人当中比较有天赋和灵气的一位,听到她的名字已是几年前,那时,在网上的某个论坛,不经意间瞥见几句诗: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瞬间就被融在这诗中的才华所吸引,然后借助搜索工具,找到这段诗的出处,才知道是一个女诗人的作品《我爱你》中的结尾,于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但由于当时自己要看的书太多,没有去细细研究,现在余秀华的诗歌精选集《我们爱过又忘记》再版,收到了编辑老师寄来的诗集,我甚感欣喜。
诗歌经常由于它特殊的形式,给读者一种神秘的感觉,很多人觉得好却又说不出好在哪里。
同样作为诗人,我想我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给大家理一理,应该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美好。
在正式赏析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是文学的高级形式,它由形式和内容组成,其中形式是文字,内容包含意象和内涵,我们认为内涵是诗歌真正的内核,是诗人想要通过诗歌表现的东西。
很多人对诗歌的认知很浅,停留在表层,无法区分好诗和打油诗的区别,这个时候是不足以鉴赏优秀作品的。
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框架,可以试着套用在诗歌的欣赏中:
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余秀华老师的这本《我们爱过又忘记》。
我认为这本集子的特点是婉约、细腻,从中我读出的是一个女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抗争,主旋律是个人的抒情,通过自我与心灵的对话,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演出,我们看到一个主角,在一幕被命运安排的舞台上,尽力地舞蹈。
先来说说整个集子中我比较喜欢的几首诗。
首先是辑一中的《在秋天》,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利用了一种“无之用”,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提到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一节中最后两句写到:
秋天,有太多要做的事情
所以夜晚就有了不熄灭的灯盏
诗人没有实指具体的事情,而是留出了想象空间,将文字拉伸,形成了一种拓扑结构。
同样的设计也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在秋天
一定有事物从一个人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诗人没有点明是变得成熟,或是凋零,这种写法,把各种可能的变化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文字的最大效用。
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余秀华老师的特点,想象奇妙,用词朴实。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个比喻:“时光,在一辆马车上燃烧。”既写出了时光的匆匆,又有一种烧过之后只剩灰烬的感觉。
辑二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首短诗《一座城,一盏灯》,这首比较短,可以贴一下:
一座城的灯光只能远望
一个身子走进去,影子太多,形同绝望
不能说出的是
还有一盏灯,于千万灯火里
让我还没望过去
就已经泪湿眼眶
这首诗读完第一感觉是视角选取的很好,通过城市的灯光来写人的孤独,写一种感情,朦胧中分明能感受到那种真实。
辑三的《除了继续写,还是继续写》、《他睡了》,辑四的《白》、《一棵荆棘》,辑五的《更大的雪落下来》、《一场大雪覆盖了沉睡着的我》都是佳作,篇幅原因就不细说了。
另外,我还想单独谈几首诗人写自己的诗,一首《点种》,一首《——“余秀华”》,还有一首《田老师,我想和你说个事情》,细品之下,令人动容,不胜唏嘘。
《点种》从一个常见的农事入手,写自己心不在焉,想象着花生的的种子的未来,慢慢牵引到自己的身世上,转换的很自然,尤其是最后两句诗眼,令人心头一紧:
老天,你在种我的时候
是不是也漫不经心
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控诉,处于诗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控诉相当的隐忍,更加令人心疼。
《——“余秀华”》这首一眼看上去就是关于诗人自己的诗,但看至正文,诗人选取的是名字作为切入,这样题目中的双引号就有了意义。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对名字意义的追寻,对名字背后的“我”的意义的探索,对自身渺小的无奈。
《田老师,我想和你说个事情》的设计很巧妙,从火车上小男孩的声音,到他的外貌,诗人看到了一种美,于是想到了自己也想要一个孩子,也想打扮的漂亮。
最后下车的时候,画风一转,男孩没有左耳,诗人此时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非常能够理解,联想到诗人的天赋,和她的生理缺陷,也有这种强烈的对比。
田老师应该是对诗人起到过很大帮助的角色,正如缺少左耳的男孩被照顾的干净又漂亮,诗人此时在遗憾中涌出的还有感激之情。
这个集子里的诗歌,最大的优点是充满了浓烈的情绪和奇妙的想象,加之以浑然天成的朴素词句,使人感到真实。
当然也并非完美,至少在我的角度看来,有些诗句的逻辑可能存在问题,有部分诗歌浅尝辄止,没有深挖,深度稍显不足。
但这并不妨碍余秀华老师成为一个好的诗人,尤其是在当代的中国。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诗人兼具所有的有点,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足够优秀,已是难得,更何况在意象的使用上,余秀华老师可谓是卓尔不群,每翻几页,我都能发现一个惊喜。
所以对于这本《我们爱过又忘记》,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块原矿,一块成色出众的原矿。
对于余秀华老师,虽然媒体一直大肆宣传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其实相似之处不多。
从她篇幅颇多的描写爱情的诗中,那种浓烈的情感反而使我想到的是布朗宁夫人,而经常出乎人意料的想象,又让我联想到西尔维娅.普拉斯。
但她诗中的那种来自乡村的质朴,又是前面三个女诗人的作品中看不到的。所以,没必要给余秀华加上奇怪的头衔,她可以成为独特的自己,希望她能够变得更深刻。
我认为诗歌的深度可以有两个方向可探寻:
一个是从更广阔的的层面去挖,包括社会上的问题、现象,人类共同的困惑、难题,民族之间的冲突,人性永恒的美与丑,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深挖的;
另一个是从自身的层面,返回到哲学探索的基本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灵魂拷问”,这些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当然更优秀的作品可能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展开,充分体现文字的张力,这种层次的作品要求太高,但也不是不能达到。
前提是不要固步自封,不要满足于目前因天赋带来的名声,而是继续砥砺,反映社会和人性的真实,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回到这本诗集本身,我认为它适合两个群体:
一是对诗歌已颇有研究的诗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少妙处,又不会被一些偶见的凌乱意象和逻辑的漏洞所带偏;
另一个是初入诗歌国度的爱好者,能够从中领略意象的美感,想象的奇妙,文字的温度,感情的浓烈。
而对于还在诗歌道路上探索,却仍未抓住诗歌本质精髓的探索者,不妨先放一放,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
诗歌是一种来自灵魂的表达方式,是句子被强烈的感情冲撞的支离破碎,又被艺术的女神温柔又细心地粘贴起来的样子。
诗人创作诗歌,来自于无法压抑的情感爆发,或者是音乐性地记录情绪或事件,抑或是不能直抒胸臆但又不得不说的东西。
这种情感来自于体验,来自于敏感,理性未必能够尽知,但灵魂一定能够共鸣。
最后,我想写一首诗向余秀华老师致敬,也献给各位喜欢诗歌的朋友,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墙角盛开的蔷薇》
墙角盛开的蔷薇,绽放
坚强地倾吐着芬芳
即使在这偏斜的一隅,缺少金乌的青睐
你依然静静地展示着,
最美的模样
纵使因空间而扭曲,又何妨?
人们因你的香气前来,搜寻,
拆了歪在一边的灰墙
你终于得以舒展茎叶
抖擞着花瓣
泻下这一地彩色的流光
撞击混合出一片片
浓烈的景象
盛开、成熟、结果、孕育
种子终将投入永恒的大地
它不需要奇怪的命名
生长何曾不受限于人类可笑的傲气
这片自然所倾心的田野
它的美与丰富,来自
交杂错生的与经济无关的植物
上帝并没有漫不经心
也从未刻意将任何人播种
这世界,他的花园,每一个角落,
都需要有一个诗人,将它歌颂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闹市草庐漫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