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晚上,我和孩子在读绘本书,当读到“汗流浃背”这个成语时,孩子忽然问我 ,“妈妈,汗流浃背什么感觉呀?”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是呀,现在孩子竟然没有体会过汗珠在背上滑行过的感觉”到处都有空调,天气稍热点家长就不愿让孩子出去了。
我接着给孩子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会在田地里绕着一颗梨树走来走去,地上有许多掉下来的果子。有时我会弯下腰去凑近那颗正要腐烂的梨,屏住呼吸小心避开那股发酵的味道,然后再深深呼出一口气。或者我干脆坐在地上,一呼一吸和这些烂梨子玩儿捉迷藏的游戏。孩子听着我的描述,情不自禁的说:
妈妈,为什么你小时候要比我们现在有趣的多?
现在孩子们的图书,玩具琳琅满目,看似丰富多彩,实则对孩子的认知造成致命的缺陷。
当林海茫茫在绘本书中出现,当汗流浃背在影视剧中展现,当崎岖坎坷在动画片中显现,当战胜艰难困苦在手机游戏中获得体验。
孩子的知识变得苍白单薄,迟钝无感。
孩子因为对自己的身体和周边事物的掌控力 ,会变得不自信,不敢创新。近视,肥胖,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虑、暴躁、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不禁让我想起今年4月份发生在上海的新闻:一个高中生男孩和妈妈在汽车里发生口角争执,一气之下冲出汽车后座,纵身跳下卢浦大桥,当场死亡,留下了悲痛的母亲。
我们不禁在想: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了?承受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不堪?
一直以来我从事少儿花艺的推广,教孩子们插花,我的目标不是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花艺师 ,而是通过趣味性的花艺作品使孩子们体验插花带来的乐趣,使他们热爱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当孩子陪爸爸妈妈去公园的时候,她会很兴奋的说:“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这不仅仅是表面上认识了花草,而是孩子会通过开放的花中看到它是如何从一颗种子,在地底下慢慢吸收营养,破土而出,露出尖尖小嫩芽,再经过风吹雨打,抗过鸟虫的侵害而依然开出那朵绚丽的花。
这是什么?
这是生命过程的体验。
爱默生说过:
“培养好人的秘密就是让她在大自然中生活。”
孩子能从小小的蚂蚁搬动超出身体几倍的巨大食物中学会团队协作的力量,能从动物的优胜劣汰中学会社会现实竞争的残酷。
当然,这些知识书本上都有,在电脑上一搜所有与之关联的词都会出来。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一个现象:正是因为互联网,孩子与大自然失去了连接。
一个从小对自然和生命失去敏感的人,长大以后怎么会去关心地球环境和人类命运呢?
孩子只有在自然生活中摸爬滚打,才能在碰撞中把握力度,在跌倒时掌握分寸,在受苦时主动探索,才能发挥出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 我想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