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着眼点不在写她的爱情故事,而在写她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
爱玛出生于外省一个殷实农家。和许多乡下女孩子一样,她聪明伶俐,天真纯朴。可是,在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中上层资产阶级,都把女孩子送进修道院接受一段教育,培养贵族式的思想感情和言行举止,为日后进入上流社会打下基础。爱玛进入修道院后,由于生性敏感,感情热烈,想象丰富,在修道院里,“修女们在训诫时,反复拿未婚夫、丈夫和永恒的婚姻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在她的灵魂深处,唤起意想不到的柔情”,而宗教音乐课上所唱的抒情歌曲,全都“格调低下,音调轻浮,使爱玛窥见了诱人而又变化莫测的感情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修道院禁欲主义的说教,只能起反作用,越发刺激她受压抑的情感和对爱情的遐想。正是在修道院里,爱玛接受了浪漫主义传奇小说的熏陶,成天满脑子情男、情女、眼泪与吻、林中夜莺等美好的东西。这些东西与她出身的环境以及她日后的家庭生活,格格不入。正是社会提倡的修道院教育,腐蚀了爱玛稚弱的心灵,在她灵魂深处插下了淫糜的种子,做成了堕落的温床。
爱玛怀着对爱情的憧憬结婚以后,嫁给了乡镇医生包法利,成了包法利夫人,可是包法利平庸无能,感情迟钝,与爱玛幻想中的骑士相差甚远。而一次奢侈豪华的舞会使她开始涉足社交生活,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恰恰满足了她天花乱坠的幻想。
永恒不变的是变化,尽管一开始爱玛不是个坏女人,在迁居永维镇之后,她还是一度发狠躲避莱昂的追求,力图当一个贤妻良母,甚至试图帮助丈夫事业上创造惊人的成就。但是丈夫太无能,太不争气,险些断送一条人命,使她受到不堪承受的打击,才彻底崩溃。
罗多尔夫、莱昂这类道德败坏、专门玩弄女性的男人一再勾引她。这样,她便不可避免的成了他们的俘获物,最终堕落成不可救药的淫妇。是那个堕落的社会造成了包法利夫人的堕落。
包法利夫人的致命错误,在于她不懂得豪华淫逸的生活和浪漫传奇的爱情,需要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她的家庭环境不具备这种环境,而她偏偏要去追求那种不可能属于她的生活。在她寻求爱情和幸福,却沦为别人的玩物的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地将丈夫的薄产挥霍殆尽,这便给高利贷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唯利是图的奸商拿物欲作为诱饵,让她签署一张又一张借据,最终将她逼到了家庭破产、身败名裂的绝境。无人帮她,她只有自杀。
包法利夫人正是被资产阶级社会摧残的千千万万妇女的代表。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名著往往通过人物的命运与家族的兴衰反应历史。《包法利夫人》在当时具有震动整个统治阶级的力量。堪称经典,值得反复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