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懂得感恩和知足。生命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我们所追求的物质和荣誉,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感悟和体验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正如中午去接小儿时,他说要和同学一起骑车,不要我载他。我没意见,骑着电动车慢慢跟在他们后面,看到他和陈嘉俊一道你追我赶的骑着自行车,有时小家伙们骑车就像魔术师,不仅能逆行、变线,还能在转弯时做无敌飘移!总是兴奋得像个小穿山甲,四处乱刺激,拒绝一成不变!还能学着像陈嘉俊那样放手把自行车变成自动驾驶一般,依旧能如行云流水,轻松而自在,那青春活力般的画面让人很是羡慕,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本就应如此简单快乐!
姑苏先生说:做一个柔软的人,认真的投入到生活的细节之中,生活是不停的给予,生活也是缓缓的收获。四十多岁以后我学会了不再假装高兴、不再假装快乐、不再假装人云亦云,也不再把那些“不快乐”当做什么负累。以前总是会介意各种别人的议论、观点、看法、说法,现在我总是能坦然面对各种非议和流言蜚语,您说您的,我活我的。我没有权力不让任何人说,同理任何人也没有权力不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道理很简单,任何得失都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其把自己的感受捆绑在外界的议论纷纷上,还不如两耳不闻窗外事,真挚且坦诚地享受自己的孤独。
对于阅读不再强求几天一本书或者一本书几天读完,而是主动寻找一些能够打动内心的书来读,因为有些书读的是文字,有些书读的是“灵魂”,直击灵魂的东西往往更需要耐心。有时朋友会让我推荐书目,会找我解决内心困惑,会问我各种人生感悟问题,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可能就是源于我多读了几本书而已,问题多了之后你会发现谁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清醒”,谁也不可能解决人生所有困惑,谁也无法逃脱世俗的偏见与折磨。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和社会和解,人生没必要事事都明白,也许“不明白”才是人生。当我们觉得被生活拷打的时候,我们未尝不是在同样思考和拷问自己的人生呢.......。就像昨晚看到新到的《读者》杂志里的一篇文章《让我陪你重返狼群》,细细看完这篇文章后又找了主人公李微漪把她抚养狼和帮助重返狼群的真实过程做成的电影《狼图腾》看了一遍。我感触最深的是李微漪和狼返回狼群分别时最后说的那句话“自由比生命更重要”。这是一人一狼以命成就的电影,李微漪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草原带回一只没有了父母兄弟的小狼,她精心地饲养并成功将它野化让它重返狼群,详实的记录,处处体现着狼的智慧、坚定、勇敢以及重情重义。李微漪陪小狼在狼山生活,和它一起打猎,忍受饥饿、寒冷与恐惧,对她敬佩之余我对她强调的关键词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其实小狼格林挺愿意与她一路同行,但他就是不能忍受像狗一样被人牵着走的奴性感觉。爱你,才跟你走,但决不放弃骨气和尊严。决不把自己的命运牵在别人手里!”这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格林的心声。每个人都有其独立自由人格,有些人身虽自由心却已死,而有些人身被禁锢心却自由。心自由远胜于身自由,面对漫漫人生路,只有那些心自由、思想自由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在李微漪生病这几天,格林寸步不离没有出去猎食,自己的狼肚子都没填饱,却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存粮给了李微漪……”这是在若尔盖草原的獒场中,“狼妈”李微漪因肺炎卧床数日后格林对“母亲”的真情流露。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节秦飞快的生活搅动着浮躁易怒的情绪,一方面在抱怨着温情的远去,另一方面却总是不愿放慢脚步去细心品味身边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我们不奢望跨越种族的情谊,但求回报身边人以消涓细流。这是来自狼性的自由、竞争与情谊,却又不仅是狼性的自由、竞争与情谊,愿能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