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叫五感而发。从五种感觉出发,构建亲子关系。
五种感觉就是:掌控感,认同感,空间感,成就感,荣誉感。
第一种感觉,给孩子掌控感。
掌控感等于话语权加决策权。
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父母应理解,尊重孩子 ,而不是让孩子当傀儡,时时处处让孩子听话。父母不应把这样的孩子当做未来培养的目标。
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把孩子培养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拥有自己的想法,追求,目标,敢于为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梦想去争取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跟一个处处听话的孩子,那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所以说记住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培养为一个处处听话的孩子,换言之,如果说孩子方方面面都听你的,最终孩子会活成谁呀?不就变成了你的样子了吗?那么试问一下,家长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如果说孩子将来就活成了家长今天这个样子,你愿意吗?那假如说你不愿意,你希望孩子超越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孩子拥有和你不一样的想法?人们常说走老路,永远去不到新地方,要想改变,是不是首先来改变思想和观念?所以说只有孩子拥有着和你不一样的想法,拥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拥有话语权的时候,将来孩子才有可能活得和你不一样。
《易经》反复传达一个观点:世界上没有好事情和坏事情之分,好坏取决于你自己,你认为他是绊脚石,这就是一件坏事情,你把它当成你成长的台阶,当成成长的机会,那么这就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当孩子不听我们话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这恰恰是孩子思想的觉醒,独立人格的觉醒,这恰恰说明孩子拥有超越我们的特质和天赋,这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你应不应该鼓掌?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掌控感,孩子首先要有话语权。其次, 还要有决策权。
父母要做到:小事情完全由孩子做主,大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例如,买什么衣服,什么颜色。周末,孩子准备先去楼下玩一会儿,然后再上来写作业,这种小事情,我们只需要说三个字:听你的,孩子。
很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可以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只有家长做到,在小事情上完全由孩子做主,那么大事情上,孩子才会表现出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想法。如果说小事情上都不让孩子做主,那么将来不管大事小事,孩子都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小事情就是用来锻炼孩子,磨练孩子的,这样遇到大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够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说在大事情上面我们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到其中。例如,家里面准备买一辆车,买房子,旅游,老人生日等大事,我们让孩子来谈谈想法和建议。
大事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拥有掌控感。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做主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看重,来自父母的认同和接纳,那么孩子自然就愿意与父母拉近关系,亲子关系不自觉地就好了,同时你让孩子去做主时,孩子才会体会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是有分量的,是有价值的,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拿出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关系,我们的亲子关系就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第二种感觉,给孩子认同感。
认同感=尊重+信任+忌对比。
尊重叫有限制地选择,尊重跟纵容不一样。纵容是给孩子无限制地选择。纵容,你不管不问,任由他在家里面黑白颠倒无限制无节制地玩手机,这叫纵容,那什么叫尊重?告诉孩子不读书可以,爸爸妈妈可以尊重你,但是家里面不养闲人,你需要动起来,什么算动起来,三个选择给到你,要么去学校读书,要么去学一门手艺,学一门技术,要么咱们出去工作,三者必须选其一,这叫尊重。
那么除了尊重之外,认同感还等于信任+忌对比,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我们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能够有自己的造化,可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学习,这叫信任。信任指的是什么?咱们的老祖宗,告诫我们儿孙自有儿孙福,就是告诉你不要过度替孩子担忧。举个例子,当你每天都需要去监督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说明你不相信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当你每天替孩子去洗衣服的时候,就说明你不相信孩子可以把衣服洗干净,当你每天上去替孩子背书包的时候,就说明你不相信孩子能够承受得了书包的重量。所有的包办代替就是心疑,心小。孩子对你是有怨言的,因为你一边不让孩子成长,一边又抱怨孩子不成长,这就是孩子的怨言,最后还会破坏你们的亲子关系,所以说,信任等于父母要适时放手,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成长的空间,不要处处包办代替,这是信任的表现。
忌对比。当你处处拿着孩子跟别人比较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你总觉得孩子不如别人,你是不认同孩子,你是不接纳孩子的,那么孩子会怎么样?他会讨厌,他会排斥你,他会特别不喜欢跟你讲话,亲子关系就会疏远。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品质,家长欣赏孩子,孩子才能够爱自己,爱自己,才能够爱别人,爱别人才能够处理好与别人之间的关系,人生的美好实际上就是人际关系的美好,当你能够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幸福指数自然就高了,你们的亲子关系自然就好了。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有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行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经营孩子的精神生活,一张口就给孩子成就感,愉悦感和能量感。所以说再次总结一下,认同感等于尊重加信任加忌对比。
今天先学习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