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明朝那些事》第五部,深深感到:要扳倒一个大贪官如严嵩类型的人难度不亚于登喜马拉雅峰。可见,古往今来反腐之路是何等艰难。
为了扳倒严嵩父子俩,内阁次辅徐阶用了大半生的心血隐忍负重,运筹为幄;正直无私的硬汉杨继盛用死唤醒麻木的文武百官;无数正直无辜的人因反对严党的暴行而残死……
正义缺失,魔鬼当道!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
严嵩在内阁经营几十年,与皇帝朝夕相处,掌握了皇帝的一切生活习惯,皇帝对他的依赖越来越紧。
岁月的积累,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君臣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已习惯了严嵩。习惯了严嵩的言谈举止,习惯了严嵩的伺候,离开不了他的存在。
从政四十多年的严嵩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已成为了一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他利用皇帝的信用,在朝廷一手遮天,大搞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杀害无辜的忠臣良民。
二,聪明盖世,人狠心毒
俗话说:“人若狠毒,必有记号”。严嵩儿子严世蕃聪明盖世,深诣官场的潜规则,但人狠心毒,在整人贪腐上无人与他比。因此,上天惩罚他成了一个瘸子和独眼龙。
凭着父亲的权势,严世蕃在户部谋了个肥差,他雁过扒毛,大肆收受贿赂,将各种官职明码标价,公然出售。因此,贪污的财产堆成了山,没地方放,就在自家大院里挖个大坑储备金银,还沾沾自喜地叫来父亲看,吓得父亲两脚发抖,连连说要坏事。
严世蕃还有一种特别的本事,他能揣摩嘉靖皇帝的心事,能破译皇帝的纸条暗语。
廖廖几个字,皇帝向下传达自己的意思,朝廷官员能看懂无误的没有几个。
严世蕃他就有这种本事,他能够在第一时间里迎合皇帝的意图,为父亲出主意更好地伺候皇帝立下了功劳。
三,利益互送,狼狈为奸
莫言说:“最牢固的关系,一定是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互相喜欢,而是互相需要。”
严嵩政坛经营多年,巳经有了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相互勾结,荣辱与共,共同发财,甚至为了包庇严世蕃,竞顾法律于不顾。
严世蕃被人弹劾入狱,皇帝亲自下旨交三法司会审,结果怎样?
经三法司会审,一致认为严世蕃贪污罪名成立,但查实后金额只八百两,处罚是广东雷州岛充军。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严世蕃的如意算盘在同党的利益包庇下轻松地落下了。重大贪污犯,贪的富可抵国的严蕃又一次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但老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坏事干尽的人,总是要遭到天谴的。
最后,在内阁首辅徐阶等一些正直力量的推动下,恶贯满盈的严世蕃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
严嵩家被抄,据统计,从他家抄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三百万两,房屋6600多间,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历史是不断地重演,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贪腐的官员还是在前赴后继,他们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谋取自己的私利,大搞“全家腐”、“家族腐”等等。
“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缺乏有效地控制和制衡的时候,贪腐问题就无法解决。
只有把权力彻底地管住或者让这些人权力尽可能的小,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贪腐。
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