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在家里,外婆叫我帮她下载戏剧和歌。
她给我列了些曲目。我一看,都是从小听到大的。这其中,《东方红》是她最喜欢的曲目。其实在上大学之前,几乎学校几乎每年都有红歌会,差不多演唱的都是这些。那个时候对这些歌曲非常排斥。
直到大学,在学习专业之余,阅读了大量的近代史与当代史的东西,慢慢地,再听那些红歌的时候,也开始越来越能体味其中表达的精神。
是的,就是精神。这也就是今天,对我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地方。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精神生活其实非常饱满。这是今天很多流行音乐里,我感受不到的。比如说,那首《九九艳阳天》,至今已经传唱了60多年。看看里面的歌词,没有一个生僻字,但是对于字词手法的运用,几乎可以秒杀大部分当今的流行歌词。对于歌词里面的内容,其实也很有味道。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刚萌芽的爱情,还有守家护国的理想。很多网友对经常会把它与《喀秋莎》相提并论。
这才是真正的经典——哪怕一个甲子过去了,你可以说它很老,但不能否认,它依然没有过时,而且还很耐听。当然,这样的歌曲并不是这一首,很多。我外公外婆、爸妈、以及我自己,三代人了,都听过,而且都喜欢听。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前不久,有个视频给00后播放周传雄的《黄昏》,几乎没有人说听过……《黄昏》也是我从小听到大的歌,至今我依然经常会听,但是很明显,等我们这代90后到了我外婆那个年纪的时候,大概也就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了。甚至是大部分我从小听到大的流行歌,最后也会被人遗忘。作品不好吗?不是的,作品很好,只不过,还不够好,还没有好到被几代人都能传唱的程度。
对于最近十几年,我听得最多的其实还是周杰伦的歌,曾经还因为版权的原因,特意把每一首都从各个网站的角落里面找到并下载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面。很多人说,2004年是流行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对于这个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感觉,是因为在当年,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能响的工具——复读机。所以对于当年流行了哪些歌,亦或是之前流行了什么歌,几乎是一种未知的状态。听歌的唯一来源,就是学校的广播站。这么一说,一直嫌弃学校放歌跟不上时代的我,突然意识到,当年学校广播站里面放的,居然都是后来那些打架的“神仙们”的作品!现在偶尔听到,除了能下意识地跟着在脑子里过一遍旋律,还有哪些遥远的。一串串不连续的回忆。
不知道那位坐在我后桌,老是用圆珠笔画我衣服的女生现在过得怎样了?当年对她可是相当恨的,以至于直接用钢笔往她脸上甩黑墨水。现在想起来固然很傻,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当陈奕迅的《十年》一响起,就能联想到当年那个我讨厌的女生。当然啦,对于她,我也放过豆虫在她的铅笔盒里面,至今还记得她当时吓得尖叫着慌慌张张流着眼泪的情景。但凡当年没有这么直男,也不至于单身至今!
还有那位在班里特别高冷的男同学,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的是,有一天,班里几乎所有的女生起哄,要他唱刘德华的《冰雨》,我印象至今还清晰。后来才发现,他几乎是我在整个学生时代,把字写得最漂亮、最潇洒的同学之一,也是他让我第一次知道,我作业本上写的都什么玩意!后来我出去打工两年回来重新念书,在高中的某一天,突然间不期而遇——这哥们在我辍学打工的两年时间里,把身份证改大了2岁,在部队里挨锤了两年!只不过,我们终究没有成为朋友,但是他的那次在班上的座位上全班静静地听他唱《冰雨》的情景,总能在《冰雨》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如记忆的抽屉被打开。
再后来,因为我在外面工作了两年再回来的原因,在所有的同学里面,几乎是最先拥有手机的那一波。也就是那个时候,经常躲去网吧里厮混,听的也就多了。只是,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多年,好像听得最多的,还是那些年在晚自习后,躲在学校宿舍被窝里听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