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焦虑、消费主义和成功学,已然成为了一套产业链。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在《终身成长》里提到过,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倾向于寻找问题的根源,并且会积极去改变现状。
固化型思维:被一系列负面情绪缠绕,并且认为这是既定的事实,无法改变,也不愿改变,最终选择逃避。
在做选择时学会放宽眼界,目光长远;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学会高效做事,避免庸碌;在面对问题时学会用成长心态代替固化思维。
章泽天的每一步,她有深思熟虑的漂亮手法,也有得心应手的应对手段。她在给京东集团、给丈夫加分的时候,也不断给自己添砖加瓦。
当然,回过头说,刘强东看上她的绝对不止是美貌,两个野心勃勃想闯事业的人,只要一合力,绝对能够达到1+1>2的效果。
年轻的女人,其实真的应该多学学章泽天。
如果美貌学不到,可以学学她的聪明和情商。那种无可挑剔的得体感和超越年龄的成熟,真的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学习。
作为中国式好人的父母,常常会教育出人格残缺的孩子,或者成为绵羊式的懦弱,或者就成为狮子式的暴躁——你和你姐姐恰好是两种典型,你用内化自己的痛苦来抵御童年阴影,你姐姐用则是用外化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长期出于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状态下,缺乏赞赏、支持、鼓励,让孩子逐渐形成了一种习得性的无助,从内心深处变得悲观、自卑、灰暗,相信自己能力欠缺,不会人爱。
分析到现在,说了这么多,我是希望你明白,你的原生家庭问题并非是你个人独有的苦恼,也不仅仅是个时代问题,而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问题。
这个问题一定要跳出家庭,放到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你才能看到全貌,也看到更深的根源。
对父母,不能单纯的怨恨,或者勉为其难的接纳,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自我的超越,对家族传承的超越。
编剧王一淳说过,“似乎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经历了饥馑和WG后,在感情问题上都比较幼稚、低等,当大人活得比较幼稚的时候,小孩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太多的中国孩子,包括我自己,都是这么长大的——先是父母教育的拙劣半成品,然后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用自己跌跌撞撞的步伐,用自己在社会上的际遇,在痛苦、绝望、挣扎、摸爬滚打中完成成品的制造。
尼采曾经说过,通过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
一是合群期,崇敬,顺从,效仿比自己强的人;
二是沙漠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生长,重估一切价值;
三是创造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出于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自己,我就是命运。
你要走出家庭的阴影,也要走出这三条路:
一是反思期。你要从盲目的抱怨、委屈、受害者的心态中走出来,尝试去客观理解父母身上的问题,他们给你的伤害源自于他们的无力,而不是真的讨厌你。这点非常重要,理解与宽恕,意味着一个人自我强大的开始。
二是切割期。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切割,这种切割一种是思想上的,要形成“我可以不像他们那样去生活的”强大信念,给自己足够正面的心理暗示。
还有一种切割是物理上的,不要过多的介入和家人的情感纠结中,要退一步相处,保持足够的客观和平和,不要幻想自己做救世主,去拯救谁,先救自己最重要。
你们家族的这条沉船上,逃出一个都是胜利。
三是救赎期。要重新建立新的自我,一个根据自己目前的能力以及未来的潜力,重新规划出来的自我。
这个自我既不是父母给的,也不是别人说出来的,而是自己最了解的真实的自我。
不要忽视自己身上的创造力,冲出自己的舒适区,那些曾经被父母禁锢住的活力会在你不断尝试突破中焕发出来。
你最终所要达到的境界是:要有说出“我就是命运”这句话的勇气。既不为虚无的牌坊活着,也不要成为强硬的铠甲,而是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优点的人,正视自己,善待自己,爱护自己。
你的自我救赎之路是漫长的,等于是重新走一遍成长之路,看到父母内在的问题,然后躲避开性格中的暗礁和急流,换一种生活方式。
对自己要有耐心,有位哲人说过,没有耐心就算不上智慧,你可能竭尽全力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崩溃,你可能努力乐观向上依然会突然被悲观吞没,这都是可能的,但每天都是新的太阳,只要不绝望,新的一天总是蕴藏着新的可能。
其实这并不代表中国人的原生家庭都很糟糕,而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质疑自己曾经全盘接纳的一切,反抗父母,反思来处,都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现在的很多理论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我也承认它很重要,也分析过很多次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该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泛滥化”,我们完全可以逃出家庭的宿命轮回,无数个人的成长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无论你来自何方,请拥有一件叫“希望”的东西,对自己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不要把一切都甩锅给原生家庭。
你只是父母的半成品,剩下的,归属你自己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