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设想动物是一种感性的对于当下即时的东西作出反应的生命。希望这种行为方式,建立在对于未来的设想之上,它是理性的。它离开眼前的东西,关注还没有发生的东西。希望构成实践中目的的给出的环节。但是希望并不把实践纳入自身的逻辑之内的东西。
讲话者,在此指的是会说话,也就是会使用语言,基于一种用法的掌握、了解一种文化。
2
图案,在这里只是比喻。苦恼是不可见的,并非空间现象。苦恼是一种感觉。但是,我们谈论苦恼的时候,并不关注这种感觉本身。
类比弗雷格的句子意谓真,而真是逻辑。我们在考虑真这个逻辑对象时,不会仅仅对于真自身作出某种考察。有两种方式来考察真:一种,是对于真的使用,这就是弗雷格的概念文字所讨论的东西,真在推理中的用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真假和肯定否定之间的联系:肯定真意谓真,肯定假意谓假;否定真意谓假,否定假意谓真。
真总是某个思想的真,它并不脱离思想被考虑。推理中对于真的使用,是一种脱离思想的情况,真作为逻辑对象。但是在那里,是一种非经验的思辨逻辑,数理逻辑的考虑。但是回到经验世界来,真总是关于某个思想的真。我们总是在思想而言谈论其真。类比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它指出主观表象总是基于客观的现象而言被唤起被使用的东西。主观表象并不能脱离这种用法就其自身作为对象被考察。那样的话,是一种与表象的被产生出来的目的不符合的用法。事物作为认知的对象产生知识,这也是一种对于事物的用法。我们难以脱离一个东西的用法谈论这个东西的意义。用法总是伴随一个东西的东西,这是一个语法句子。
回到苦恼这种感觉。它总是关于什么的苦恼。
“苦恼” 向我 们 描述 着 以 形形色色 的 变形 反复 重现 在 生活 画 毯 上 的 一种 图样。
苦恼可以离开让人苦恼的事情被体会么?即使抑郁症,也是一种容易抑郁的倾向,使得一个人在一件事情里以自责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的体验也还是始终伴随着具体的事情。并且发生后迁延,难以自拔。多巴胺可以使人快乐。或者致幻的精神科药物,也是通过一种敏感激发起幻觉来达成人的某种体验吧。能够有离开幻觉但是仍然保留那体验么?我没有那个经验,估计没有。
第二部分一开头,就展示了一种生活世界中的东西:希望,苦恼,这样的东西。
生活世界中的东西是逻辑中种种角色的东西。
图样,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综观中统一的东西。悲喜交替,就没有一种统一。
3
剧痛,和深深的悲伤,和时间具有一种逻辑上的固有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看作它们在逻辑上的配置的东西。
剧痛,可以一刹那。从神经来看,越是突发的刺激,越能刺激人的感官。
而深深的悲伤,是一种超越时间的东西。就是说,人的悲伤基于的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它是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所产生的结果。只要人停留在这件事情的关注里不能自拔,就难以消除悲伤。这里不像生理的剧痛:感官感觉总是会随着时间的迁延而在一种适应中钝化,模糊,不再那么剧烈。打针时,刚扎下去时疼。扎下去后推药时疼。推完不动了,就没有那么疼了。或者打点滴,一会过后针还扎着还在滴药,却只有冰凉而没有疼痛了。
时间性和非时间性——事件性或思想性。
4
关于苦恼。如果不处于一种整体的东西的考虑,如果不基于一种预期,一种意愿为标准,就谈不上对于一种境况的苦恼。就是说,苦恼是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中的东西。离开这种思维方式,就谈不上苦恼。
w在这里也提到了时间性。感官感觉是一种时间性的东西。离开现象的直观,一种感觉就相应消失。两者之间在时间上一致。而苦恼相应的不是感觉,而是思。
非时间性的问题,是逻辑问题。就是说,只要想到a就会b,ab之间具有一种逻辑联系。不管什么时间想到a。
第二部分w提出的一系列概念,都是一些生命而非感官感觉的概念。
5
强调语言游戏的意义在于语境中领会到的东西作为语法规范的轴心。并非字面的意思,表层语法作为从语言通往意义或它所表达的东西的桥梁。
反过来,这些句子得看作一种语法命题,而非语言游戏。它们作为别的语言游戏或实在得语法句子,这还要指出其根据。这就是语境得领会对于语法得规范,语境是语法的根据。
6
指出,语法句子如果离开语言游戏或实在,那么意义还是空的,或者说它们作为语法句子还是悬置的情况。它们还没有落到实在上。意义是语言游戏嵌入生活形式之下的东西,是实在和用法的嵌接所产生的东西。
可以和数学中的具有变项的函数的情况类比。一个数只有之于函数之下才给出一个函数值。在命题的情况里,则是对象和概念的关系,一个句子的意义要把一个对象之于这个概念之下才产生出意义来,一个真值。对象对于句子意谓真也有贡献。一个红苹果,一个黄香蕉,说 这个苹果是红的,这时真的。说 这个香蕉是红的,这时假的。
这里的语法句子可以和命题中的概念类比。
如果把这个句子本身看作语言游戏,看作实在,那么这里有一种想、说和意义之间的图像论或本质主义的语法。把它看作一种描述。但是一个命题意谓真,还要真值条件的给出。这里却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它仅仅是一个思想,把它看作真的看作关于事情的谈论,它还是没有根据的。
二
1
这里指出的是一种思想。但是其意谓真还是没有根据的。
本质关涉,本质的用法,就是表层语法、字面的意思,弗雷格的涵义:基于表达式的给出方式而给出的东西。
2
这个例子说明语境原则是语法分析的句子。它是分析的产物。它指出了人的语言活动中普遍遵从的原则。
但是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怎么区分?大致而言,分析命题是基于语言现象自身就能指出来的东西。而综合命题中譬如名称的意谓并不基于语言自身给予出来,它还要给予经验的给出(作为语境)。这就是语言和事物之间的经验联系,它超出了语言自身,把它称为综合的。
这个苹果是红的。就语言而言,是一个综合命题。但是对于亲知中给出这个红苹果的人,这只是一个经验。经验由于是事物的或世界的而非语言的,引入了语言之外的东西作为语言的意义的根据,把它称为综合的。日常所说的事实分析,数据分析,都是一种经验的活动。但是如果事实是语言可以表达的,数据也是语言的东西,那么其结果的东西就可以称为分析而非综合。归纳算一种分析么?
在语法分析的情况里,考虑的是类似于数据分析的情况。这里给出来的是语言现象,语言游戏的有效使用。这里已经把语境作为语言游戏的有效使用的成分纳入其中了。如果谈到某个语言游戏的语法,这还是一个经验的语法判断,是综合判断。因为经验本身的指出,需要亲知,需要在语言中引入语言自身之外的东西。弗雷格说的真不在句子的语音系列之内。但是,指出不对实在负责的语法的考察,指出作为逻辑空位的有待考察的语法,这是一个分析句子。它是种种语言游戏中普遍的东西。由此可以把语法的指出类比于亚里士多德的作为诸范畴的逻辑。哲学研究的写作指出的就是通过按家族相似的线索对于种种语言游戏的一次遍历式的考察。这是一种归纳式的考察。虽然还缺乏一种理论上的系统性,但是对于种种想、说和做的考察,已经在一种设想的可能性中作出诸环节而言普遍的考察了。
3
指的是作为命题的句子的意义
这里考虑的,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构成的句子中,把“是”用作等同符号是与逻辑的不符合。w之前所说的与语法相反的情况。
4
把”是“解释为等同于,这个表达式就不是一个句子了。而作为一个没有一样的符号串。无意义的词列。
这里指出的是不要就字面的意思,语言的表层语法来理解语言的意义。这样的一个例子。联系”我疼“,它开始一个语言游戏,而非语言游戏的终止。
5
意象图像 语言之内的东西
含义 语言之外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的经验首先是逻辑上的不同,而非内容上的不同。我们说这个苹果痛苦。排除拟人的虚构,就意谓真而言,苹果和痛苦在一个句子里是语法的不配。这是逻辑问题。我可以说一个红苹果是绿的,这不是真的。这是个经验问题,可能真也可能假。但是说苹果痛苦则是不可能为真,这是痛苦对于苹果而言是其语法相反的情况。
对于一个意象,我们是唤起一种回忆的直观。这里,可以把记忆看作一种现象,它直接就向我给予出来了。先于其原因的认知。
对于语言的含义,我不是在一种直观中得到它。即使图象论中的命题,显现的也还是句子在整体上的逻辑形式。但是语词自身的含义,由于语词是简单的,并没有逻辑形式或图示形式可言。由此联系弗雷格说概念此意谓概念,二并不考虑概念词的涵义。概念词没有涵义。涵义是基于语词的给出方式二给出的东西。只有句子或词组这些复杂的表达式才有涵义可言,逻辑形式。
而这也指出语词的意谓并不根据语词自身给出来。这不但使用与名称意谓对象的情况,也适用于概念词意谓概念的情况。但是,前者是个别的东西,为语言所难以刻画。后者,却是一些共相,一些语言的传统中惯有的传统。就是说,后者的用法相对是稳定的。好表示一种价值的肯定,这种语词的用法是稳定的。即使变化也是历史中缓慢的传统变迁的过程。但是”这苹果“指谓的东西,可以是这个苹果,可以是那个苹果,全然视乎语境譬如一个指的动作所指出的经验的东西而定。它不像概念包含在语言的传统中有着稳定的用法或含义。名称本质上就是一个表示普遍性的代词,其指称的东西全然看具体的语境。当然,一旦一个专名的用法确定下来,也可以在形成新的传统。譬如柏拉图指称古希腊那个哲学家,这已经成为传统中众所周知的了,它本身称为文化传统的组成。
6
这种含义要基于文化传统。离开文化传统的东西,语言的含义就不知所踪。
但是图画却是直观的。不需要别的东西。
这就是图示形式和逻辑形式之间的些微区别。
7
计划的想起,是一个非时间性的过程。记忆总是嵌入某种语境之中才得以唤起。人专注于某个语境和记忆时,就不再能感受时间。时间的感受基于的是从对象那里抽离出来,保持一种看的同时,这种看不再耗费人的思维,转而考虑时间。我憋气一分钟。我憋气时,憋气是一件无需思维在场的事情,我的思维转而关注时间,同时保持憋气。跑步五分钟。跑步也是一种无需有意识的思维在场的身体活动。从而思维得以可能转向时间的考虑。但是设想我在憋气时享受身体的某些感觉,这时候总会忘掉时间。跑步时其体验身体的感觉,会忘掉时间。就是说它们是非时间的。
或者说,思维时,人处于康德的内感官时间这种。这时对于外在的时间,并不关注。
那么,她还要5分钟才到。我看着表等她。这时,时间本身成为对象。但是,在这里,时间也是一种无内容的东西:我看看表,读出时间。
这个例子并不构成前面憋气5分钟的情况的反驳。
注意这里逻辑的东西。事情在此并不强调其本质的如同物质总是具有可以无限细分的部分,并以此多作为实体的实在性的基底。而事情里,我们总是强调其整体上的某种逻辑的东西,以此为事情的本体。联系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而非质料,一而非多作为本体。
这就是元宝之前说分析中学突出逻辑的意思。这里要看分析中学考察的语言的使用这个背景来理解这件事情。语言的使用总是人的世界的现象。它有别于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在人的生活世界里,其中的种种东西都是以一种整体的联系中的角色参与其中。因此这里说一件事情强调的必然是置于整个生活世界中角色的东西、形式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
8
这里可以看作指出一种东西的可行性,可以做出来的确定性:先于其被做出来就可以断言它。
这时,这幅图画还没给出来。
设想我根据语境给出一个代数式。我是在代词的意谓的指出之先指出了这个代数式意谓真。而非反过来。
9
前者是文化传统中相对固定的用法或语词和含义间的联系。后者则不再传统中,而是看世界中经验情况而定。
10
通常使用时,总是把前面一个作为专名,后面一个作为通名。这是对象处于概念之下这种句子的构造形式所决定的。这是逻辑。
虽然,反过来也是可能的:把是看作等同于。这就是句废话。不然,把是看作实体和属性的关系,那么确实难以理解这个句子:这是与语法相反的情况。或与句子的构造方式相反的情况。
11
指出语言的使用,可理解性,建立在公共使用,意义的确定性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具有一种语言自身之外的东西作为语法的根据。不然语法就落入一种随意性。在w,这就是文化建制的传统,它对于语法的规范。
文化传统提供一种公共的相对不同人而言客观的语法的根据。
三
1
这里强调意象的用法中,受到客观性所规范的要求。这使得意象就其自身被考虑,是语法悬置的或虚构的玄想。是装饰。
这差不多可以说,意象如果离开客观对象的规范,从自身出发,这意象要能够揭示对象就是不可能的。艺术中只有生命能看见生命。语言游戏中,只有相同的文化才能理解。一个民族的幽默可以在另一个民族没有笑点。一个人如果不自己知道这幅画所画的人,仅从这幅画出发,就看不出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它不知道侧重在哪,这中侧重是否为真。漫画是一种夸张个别特征的手法,但是也容易沦为宣传说教。丑化和美化都失之于真。该突出什么,突出什么是对的,这判断要亲知才有判断。不然只是没有根据的设想。失之于客观。和谈论的那个人无关。
这张面孔因此只是和日常人物无关的东西,它在日常只是空转的手柄,装饰或摆设
2
指出想和说,也要受到客观的东西所规范,才谈得上想和说是对于客观的东西的谈论。
四
1
什么是机器人:仅仅基于遵从规则地行动的东西,而并不作出自身的伦理价值判断。并且,它也谈不上情感和审美,以及不存在以此为轴心所产生的先于遵从规则的伦理价值判断。就是说,不存在混乱的体验。它仅仅对于遵从规则负责。在无规则可循时,毫无作为。看看自然现象,就可以看作类似的东西。仅仅处于自然规律的服从之下。
可以说某人没有思想的自由。但是,他始终还是具有情感体验,这使得它的行动和 此外的遵从规则之间没有统一,必然的混乱。这种混乱反过来揭示的是他还是人而非机器人。
相信他不是机器人。相信和机器人的结合,是逻辑的不合。类比:一个红苹果,我相信它是红的。直观的经验不需要相信。相信总是对于某种非直观的东西而言。这里的是不是机器人基于的是一种逻辑的东西,是不是这个 人 始终 像 一个人 那样 行为 举止 而从 不像 一台 机器。而这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认知到的。这里不需要相信。与“相信”的语法相反的情况。
4
这里是一种语境原则的体现。前一句话并非以后一句话是真的为条件。
联系康德那里的自在的东西譬如物自体在经验中的作用。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但是基于理性相信其存有却是经验的客观性的基底,是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的运用所落于其上的东西。属性表象基于看作实体作为刺激源所产生的东西,而把它看作和实体处于一种关系中的统一。这统一就是经验。在经验里,实体仅仅是一个虚名所指谓的东西。其意谓并不能给出来。因为它是非现象的。
但是这里后一个句子,却和实体的不可知但是相信其存有不同。这里后一句并非我认为它有灵魂。心灵、灵魂,在这里什么关系?
对他是对心灵的态度,和认为他有灵魂,不是关联的么?
什么叫对心灵的态度?就是对于行动的有意识的预设。它是有意识地想、说和做地人。心灵就体现在这种有意识的想、说和做里了。这时,不需要额外认为他有灵魂。在这里,灵魂是一个代词的东西。认为他有灵魂,就是以心灵的东西来对待他,就是把它看作有意识地想说和做的人。灵魂这个概念由此为有意识的做所替代了。不需要一个脱离做的灵魂实体。
就像现象世界中不需要物自体的参与。在胡塞尔那里,首先做的就是现象学还原对于现象之外的东西的悬置。它们就像w的本质主义的设想,是一种并不参与现象或语言游戏的东西,空转的并不带动齿轮的手柄,装饰、摆设。
5
这种和身体分离开来的对于灵魂的谈论,都是把灵魂实体化的思想。语法不对实在负责。灵魂可以看作用法的东西,看作我们对于事情的考虑的虚名。
灵魂在于其运转,就像实体在于其现象中的属性对于人的展现。离开后者,前者和我就没有关系。没什么可说的。不可知,不可说。
灵魂不过是对于一种行动所附属于的东西的指出,要求这么一个东西。逻辑上的这么一个位置的东西,为其命名为灵魂。
实体也只是属性所从属于的一个逻辑上存在的东西的指出,一种虚名。
而这 种 作用 才是 要点。
——这句话要强调
6
指什么?相对前面一句头脑的···,灵魂的指的是情感情绪和观念信念的东西么?
7
这幅图画还有用法,而非图象论的语法对于实在负责的情况。
8
比较语言2那样的语言游戏,“板石!”嵌入命令这种行为方式中给出意义。
指着 自己的 心 说,“ 你说 这 话 我 心里 很 明白”,—— 这种 表达 是 怎么回事 儿?
可以看到,后者是一个命题。它描述一种心灵状态。类比感觉表达式“我疼!”,它是语法的虚构。没有意义。但是它作为一个语言游戏的开始,可以有意义。
作为一个语言游戏的终结是什么情况?这个命题意谓真。命题的涵义,思想,是基于图像论可以给出来的。基于表达式的给出方式而给出的东西。
但是这样使用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其真值条件的不具备,或还没有给出来。或者进一步基于心灵的内在,它对于公共使用的语言而言不可能给出来。因此,这里是语法的虚构或悬置的情况。
五
1
自然现象中的经验的统一,就是我们在同一个现象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可能性空间。这个可能性空间基于的是不同的规律性的统一。
而人的行为的理解,也是指出这样一个可能性的空间。语法空间。语言游戏的语法考察不但在于指出这个语法空间,而且指出这个语法空间落实到文化建制的传统中来,落到我们日常所考虑的东西来,落到外在标准上。我们把主观的心理状态并不看作我们日常所考虑的东西不看作规范语法的轴心的东西,而是把它们看作受到日常的东西的考虑作为轴心所规范的意识现象。它们作为实在而非意义的角色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看心理学的情况,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也是一种意识的统一。它的心理分析最后还是回到日常的东西的考虑的统一里来。
2
心理学观察的,和表达的或考虑的东西之间,是现象比如行为和日常的东西之间的语言和意义之间,实在和规范实在的统一的
轴心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它观察的是行为,所表达的不是行为。
3
这几个引号中的句子,是对于现象的理解。但是心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语言游戏的遵从规则有所区别。这里有一种自然语言。就是类似于固有语法的情况:我呲牙咧嘴,我疼;我低眉搭眼长吁短叹,情绪低落。前者是疼和疼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感官的不由自主不假思索。或者说不过大脑。后者也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的行为。
第二人称通过行为或外在表现来了解第一人称的心灵状态。
4
这个例子里,医患关系里,从呻吟表达疼,到开止疼药之间,似乎不够恰当。没有抓住点。是么?
医生了解病人的疼,并非只关心其疼,而是置于病情的背景下,来处理这疼。譬如一种无药可治的偏头疼,目前的疗法仅仅是止疼缓解症状,那么病人说疼医生就开点止疼药。又比如一个病诊治时问疼不疼,医生其实通过疼关心的是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譬如麻醉苏醒后问伤口疼不疼。或者,有一种疼感无能的病,掐一把问疼不疼,疼。这时对于疼用于确认病人疼感的存在与否,并不考虑止疼这事。有时某种程度的疼是需要忍受的。比如拔牙后,还疼不疼。肯定要疼一段时间的,医生问疼不疼只是了解伤口愈合的一种表征,并无意于给病人止疼。
这个例子恰好符合w前面指出的语境下的用法。而否定一种本质主义:一疼,就要止疼。
5
假定指什么?是不是譬如前面偏头疼的情况?估计是。
但是这只是一种语境。
换一种语境,疼的处理就不是这样的了。因此,这里所要讨论的不是局限于某种假定,而是指出这种假定本身就是对于语法的一种设定,它还是不能离开语境和用法来作出考虑这一点。
6
这么说不是凭空的。这么说要落到实处,就还需要落到语境的领会上,落到周遭环境的配置的考察上。
在这里,这个心理实验仅仅是有待置于更大背景中来得到综观的实在的东西,它有待于这种综观的统一中得到理解。
这里不是做假定,而是在语境中在周遭环境的考察中落到实处的领会。是作为基于背景的事实的指出,是有根据的断言,而非假定或设想。
类比弗雷格句子意谓真,真是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句子要作为关于事物的谈论的话,句总是要求意谓真。或者说,可以把一个句子意谓真和一个句子用作关于事物的谈论看作同一回事。由此,从句子要作为关于事物的谈论出发,就总是要求句子意谓真。真据此而言是逻辑:总是···。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句子就意谓真了。句子意谓真只是作为要作为关于事物的谈论时被要求的东西。这和它是否意谓真,还是两回事。它意谓真,基于的是真值条件的指出。
真作为逻辑。这几乎就是w考虑的生活形式的东西了。作为一种用法(句子用作谈论事物)而指出的要求(句子意谓真)。这个句子看作一个语法句子,后者是前者的逻辑配置。
而从一种语境中领会一种生活形式,这里不是假定,而是基于一种文化制度的传统所给出的逻辑空间中断言某一个的判断。我们可以说基于周遭环境的考察的不周全,导致误会。判断会出错。但是判断始终是基于根据的。而假定不需要根据。
假定是考虑到一种用法的逻辑空位,但是对于具体的用法脱离周遭情况的考察作出主观随意的设想。判断却总是基于文化制度的传统中的逻辑空间作为选项的审视作出这个而非那个的判断。它是有根据的。
类比“那群人里背包的那个人”,假设这群人里只有一个背包的。这个句子有意义,基于的不只是这个句子本身,而且是亲知的语境中指出的这群人里只有一个背包的,他就是那个人。或者基于间接基于亲知指出的“这群人里只有一个背包的”这个句子意谓真。
7
怀疑 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只指出语法作为逻辑空位的东西,但是其判断的根据还没有考虑的情况。
有尽头,指出的是语法考察的语境原则的情况。我们从文化建制从语言游戏的周遭环境的配置着手来考察语法。就是说,这里的文化建制的传统,和周遭环境的配置,分别作为一个确定的语法空间和如何从这个语法的逻辑空间中挑出某一个的经验的根据。它们的结合就产生出一个语法判断来。
在这里,并非脱离经验情况做形而上的或本质主义的无限的设想。这里在做落到实处的经验判断,一种有限的语法的逻辑空间中做选择的判断。
8
这是我一直困惑的点。
物理对象。物理还是处于现象之内的东西。还不是物自体。后者在现象之外,基于现象的语言对它没什么可说的。说都说不着,任何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它还超出感觉表达式的情况。感觉毕竟还是为我们所具有的,存在的东西。只是它是私有的。而且感觉和对象的一个区别是,对象的客观性在于它作为公共的东西,只要给出一种看的角度,就总是能得到同一种所见。而物自体根本不是任何人的感觉的东西,它不是现象中的存在。我们只能基于理性推想一种理想中作为逻辑位置的东西的存有。它exist,但非经验的being。它是可思的,但是不可知。这就像世界作为整体的可思,但是世界作为现象的整体从来没有对我给出来,所以它总是不能作为经验意识的统一的东西。
物理对象和感官印象之间,据说客观的现象和主观表象之间的关系。康德的认识论不足以解释这对关系。因为康德把现象看作主观表象,空间作为感性形式,而非客观的形式。
把空间看作同时是客观的现象界的形式,和主观表象的外感官,它们之间基于w早期的图象论的情况里,空间作为图示形式之普遍形式的东西。w的图示形式在语言中考虑的是逻辑形式。但是在直观的情况下,图示形式就是图像和世界之间直观的意义上的相等。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现象和观念之间的一。
这里指出的,是两套平行的系统么,两者之间的衔接,至今还没有解开?
六
1
这种设想模范认知而非理解的情况,类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或前面指出的物理对象和感官印象之间的联系。这是有问题的。
认知和理解的区别在于:认知直接间接总是基于直观。理解的根据却不是直观。直观给出的仅仅是实在,被使用的东西。而用法却有赖于一种有意识。语言游戏指出的生活形式落在文化建制的传统,落在我们日常考虑的东西里。外在标准只负责实在落到现象的东西中来,并不负责用法或我们所考虑的逻辑的东西。这里有一种经验的传统。但是,语法不对实在负责,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语法作为逻辑空位要从实在地直观之外获取用法的理解的来源,或根据。
逻辑的存在揭示的就是人的某种有意识。这种有意识的形式,就是逻辑的东西。譬如一提到语言,我们就考虑其意义:它在表达符号自身作为现象之外的东西。这种联系就是伴随着语言的固有的东西。我们就是这么使用语言的。
语词,语言,总是基于人的有意识的用法而在人的语言现象中被做出来的东西。这是一个语法句子。就是说,语言基于人的用法基于所考虑的东西而被使用,实践中做出来的行动基于某种目的的规范之下遵从规则而产生出来,这是一个语法句子。就是说,目的和行动和遵从规则的有意识之间,是一并存在或指出来的逻辑的东西。它们一并出现,作为整体的逻辑存在于人的有意识之中。
意向:人的有意识。这有意识恰恰是语言现象中根本的东西,最后所要表达和达成的目的的东西。
命题的涵义是思想。名称意谓对象,而概念词意谓概念。概念词的用法基于语言的传统相对稳定。它意谓某个概念。但是,离开文化,我概念词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失去了。
联系指谓某物的命名游戏,名称的用法在使用中给出来。在这里,一个指的动作,由此在亲知中指出的所指,作为语境给出来的东西。它先于名称的语法的指出。语法受到这种名称的有效使用的场景反过来被确定。或者说,语言游戏的语法是受语境中领会的生活形式所规范的东西。而非语法先于生活形式。
联系前面,概念词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物理对象和感官感觉的关系类比。
这个类比有点勉强。后者是直观中的客观经验。直观的图象论和语言的图象论,还是有区别的。
和别人交流
这是语言的公共使用。
2
理解具有内在过程的东西。但是规范这个这个内在过程的目的,或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客观的,具有外在标准。
弗雷格的主观思维和客观的思想的相对。
康德那里主观表象和客观经验的相对。
说明我们在这里考虑的是怎么把事情做出来,它要落实在行动上。
注意“ 内在 状态” 的 诸种 标准。
**用法不能是一种莫名的相应。用法就像桥梁,连接语言和意义两头。用法在这里指出的是结果上的相应,而不是过程所导致的相应的结果。这里就涉及前者是目的(我们所考虑的东西)对于用法的规范。用法在这里不在于给出完全落实到实在上的过程——这是后者过程对于结果的决定的情况:一种可以在过程中必然导致结果的情况,就是说,语法对实在负责的情况。前者的实在和目的的东西我们所考虑的东西之间始终还需要生活形式或综观形式的综观统一。这里我们考虑的东西始终是不能或缺的。
来看命名游戏的情况。一个名称用于指称某物。我们基于一个指的动作的伴随,在说出的名称和某物之间,具有的只是一个基于目的的指出的用法。在这里,遵从规则就是对于这个目的的描述。这个规则并不对于实在负责,不能体现于实在中的一个过程。
这些,都可以看作语法不对实在负责的阐述。
**
3
这仅仅指出看见的,语词和句子的关系。但是并不在这种认知里指出语词的含义对句子的含义负责。
4
一张脸:语词的脸、含义,就其语言的传统而言,是存在的。但是,这张脸对于语言所要表达的东西而言,给出的只是一种材料性的东西。就像建筑时一块条石,只有用作门槛时,它才是门槛。实体并不就其自身的形式就能决定其用法,决定其参与整体的东西的角色。这就是整体的参与中角色的东西的:用法不对实在负责的情况。一块条石可以再做切割砌墙,或者用作门窗的横梁。
联系弗雷格的表达式的涵义和意谓。w谈到语词的含义时,大体上时就语言参与意义的表达时处于的角色的情况的考虑。就是说,它分有目的的意义的部分,而非仅仅作为基于表达式的给出方式而给出的东西。含义联系的是意义,而非表达式的逻辑形式,涵义。
一张脸,如果看作涵义的东西,看作实在,那么是对的。它还有待语法考察。
5
继续对于面孔的反驳。
强调如果,对于随后的事情做一种一般性考虑。强调事情,那么这里是对于事情做一种真实发生时的程度的考虑。
这里,是切身性伴随着强调的东西。强调在这里是不可忽视的。而强调什么,就是对于什么的一种用法的提示,或者说在用法上有贡献。
6
即使面孔本身,语词的涵义,或概念词的意谓,它自身又是基于语言的传统给出来的东西。类比于指出名称意谓对象的命名游戏。这里,语词本身并没有任何本质的东西,不具有任何魔力。
这就是,语词的感觉本身,就是基于用法被给出来的东西。不存在离开语境(概念词意谓概念就是语言传统的东西)的语词的本质。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只是这里有着层层嵌套。我们不假思索地基于语言的传统用一个概念词表示一个概念。以及“柏拉图”这个专名指谓柏拉图这个人。我们不需要和柏拉图生在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下,就可以谈论柏拉图。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柏拉图的著述和做的事情的众所周知。但是在语言游戏中,它们还可以作为一个语言游戏的开始而非结束。“我疼!”开始一个语言游戏而非结束一个语言游戏。在别的句子的情况中,它本身具有涵义:基于语言的给出方式而给出的东西。思想。在语言2:“板石!”里,这个句子的思想是指出板石这种东西,其用法是命令:给我这个东西。在这里,搁置“我要的是板石!”作为命题其意谓真的考虑。在语言游戏所参与编织的社会协作里,一个人通过表达她所要的东西,她说出来的话就是她所要的东西:这是要求、命令这些生活形式中逻辑配置的东西。这里是基于一种文化传统上我们就是这样使用命令的用法的默契或约定。这里突出的是人的有意识,为实践的行动的人指出其在先的目的的东西。我们就是在文化建制的传统作为行为方式的可能性空间里使用我们的语言和做,理解语言和行动。这就是文化建制对于人的所思的东西,对于人本身的规制。
这里适合规制,而非规范。规范是轴心的东西目的的东西对于手段方式的决定规定。规制则指出一种可能性空间的存在对于认知和理解的约束。可能性空间作为认知和理解的选项。
目的对于行动的规范是一回事。类作为变项的可能性空间,对于项的可能性的规定,是另一回事。
7
第一句,透露了w关于语词的感觉、图像,和含义之间的关系。
本质主义指的是语法对于实在负责的一种情况。这就是说,把语法看作实在的分析的部分的东西了。她蕴含于实在之中。就像是论中的形式是实体所分有的东西:形式作为实体的部分的东西,实体看作形式和质料的结合的总体的东西。
联系多和一的关系,多之为一的形式就是它们看作一个的实体的形式。形式对于看作一个的实体负责,但是并不对于质料自身作为实体的形式负责。
在语言和意义的联系里,语法对于语言游戏的意义这个总体上的东西负责。
=========================================
1
生命最基本的困难,是接受这个因为无知而显得杂乱的世界。虽然难以统一,还要持有一种统一的存在的诉求,和信念。张力就在这里产生。多和一的张力,统一的困难。
信念在于维持一种统一的理性的而非无意识的机能。
在康德那里,知识或经验也基于这种理性么?追究起来还是有的。这就是对于物自体的信念。物自体的存有并且作为统一诸表象于自身之下来的这么一个东西。它可以自身是不可知不可感的,只要保证它的存有作为诸表象的同一个原因就够了。它揭示一个逻辑上作为原因的东西的位置。它是数学句子中的代数,表示普遍性:无论它是什么,只要诸表象是以它为原因(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产生的,那么产生的表象杂多就可以带入一个意识中来产生一个统一。这就是我们的经验。在这里,代数所指谓的东西是什么并不参与我们的经验的内容,但是其存有给出的这么一个逻辑上的位置,对于这个统一又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东西。它促成了经验又不作为经验的成分。
但是,康德的认识论中物自体作为经验的客观性中逻辑上不可或缺的东西,它毕竟还是理想的东西,而非现实的东西。它有别于语言游戏中人的行动之于遵从规则的有意识,也不同于伦理价值判断的践行中的有意识。
理性在康德那里还是一种需要加以克制的冲动。先验概念的先验运用,是谬误的一种来源。
而作为规则或语法的认知或有意识的理性,对于语言游戏或人对于语言的使用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理性在此作为有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而非谬误。哲学病指出的只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语法的谬误,而非语法自觉的否定。相反,他指出的恰恰是一种语法的自觉。语法在此是作为函项变量的有待考察,这里语法不对实在负责。而本质主义则是语法对实在负责,作为实在的分析的逻辑形式或图示形式的东西。
从康德的认知的经验,命题的产生,到语言游戏的使用,是理性从一种不被察觉的逻辑条件,进到有意识的行动。而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实践,这种理性成为自身规范的轴心。在语言游戏里,语法的自觉还是受语境的领会所规范的东西。是一种被决定的东西的认知。而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则是自身为规范别的东西的轴心而非受规范的东西。
2
思想的有力、感情的有力,生命的有力,和胳膊有力。
3
社会认知在于单纯的遵从规则,在于文化建制的传统作为生活形式的可能性空间,作为生活世界的内容。这里,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是装饰。我可以基于一种现实的考察洞见一种文化建制的传统中其理念的东西:一种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现实,它们作为理想的东西存在于此。但是,它们只是历史的东西,是此刻的东西在逻辑上的理想。它并非形而上的理想,自由的东西。
反过来,形而上的自觉产生对于现实的张力。但是毕竟,它们还并非现实。这里要区别理想和现实。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也是现实的东西。我们可以基于某种存在的冲动作出再进一步的设想和要求。但是它和当下现实的传统作为其逻辑之中理想的东西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之间是两个东西。
我们在谈论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时,是在谈论一种文化建制的传统中逻辑上必然的东西,它们现实的,还是在谈论一种存在冲动之下的to be的再进一步。始终要区分这点。它们是两个东西。就像在法制里宪法和修宪之间区别。
4
关于生命,和语境原则。
生命冲动,自身意识,是一种自觉的要求。生命冲动可以和知性中的自身意识类比。后者作为不自觉的认知中一或知识的冲动。前者则是一种先于其根据居对于人的意识产生出来的冲动。可以把生命冲动看作命题中的名称,它并不是自身的如何产生出来的根据或原因的认知然后才产生的东西。生命冲动本身就是现象的东西,看作生命现象。要认识它,举要把它作为一个代词置于语境中去,在语境中人的说和做中,给出一个关于它的如何产生出来的背景,以及怎么做。
这是在语境中考虑生命冲动的内容,或其含义。基于它如何不为自身所知地产生出来作为直接给出的现象,考虑其内容。
并且,生命冲动的产生出来的原因或根据的考察,会作为规范其实践的轴心。作为实践的目的的东西作为做出来的东西的标准。
5
教育的要求,逻辑之内的自身要求。
言传身教。虚伪者可以带出虚伪者。这基于的是教育者自身展现言行不一,并把这作为行动的遵从规则或一种行为方式给予出来。
但是,一种教导,我们可以要求其本身的内在一致。譬如,言行的一而非二。如果二,就有必要要求教导者就此作出统一两者的解释。这种解释如果不成立,就给出了一种言行不一的示范,放弃了一种存在的或一的机会。如果成立,则是给出了一种统一的范例,那么这里还是给出一种统一而非不一。
一种成功的教导,首先要求教导的东西自身的存在,它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东西不值得教导,不适合拿来教导人。除非是以愚弄受教育者为目的。而这不能称为教育,和教育这个概念的语法相反。
6
理论。譬如中学要求的是一种思想的确定性,而非其对于经验的谈论。
这就是概念思维所要求的逻辑上立得住。而并不那么关心在经验中的运用。
7
做一个直人,而非真人。
真还是一种对于自身的超越。但总是要有超越的凭据。一个东西如果不是自身内部本来就有的,它怎么会出现在我的选项中用来超越别的选项?直面自身,直面问题和分裂的事实本身。把混乱带入日常中来,作为轴心牵动我的行动上的混乱。虽然混乱,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却是蕴含有统一的可能性的现实。不能否定的一个事实是,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世界,始终难以回避自身意识的轴心。那些轻松的统一,只是放弃事实本身的无限性的承接,而用含糊笼统卡通的把捉,用事情本身的放弃捉一漏万地来达成一种呆板的东西。
不回避矛盾和混乱,在于承接事情本身的显现。先要把直接对我显现出来的东西接下来,然后才来考虑它们的统一的可能的问题。
长大中的孩子是一个断口,提供裸露的断面。天真、野蛮、善良、残忍、好奇、种种并存。它们就是对于世界的承接,还没来得及给出自身的统一。
直必真,直承接无限的事情本身。真基于判断而言,总是有限的把捉。我在真的把捉时,要注意的是其自身的有限性,而为别的真留有空位。这个空位是逻辑上揭示出来的东西。
想到一个寓言。一个人被允诺从早上出发到日落前回来所圈出的一个闭环的面积的土地都归他所有。他应该怎么走,什么时候要回头?
作为一个经验问题,他可以计算一日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返身。类比于人的存在作为对于事情本身的切中的递进,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反诸己身?
这个类比也许是不恰当的。这个例子所要类比的是一个绝对的终极的问题,而非经验问题。就经验而言,任何判断产生的经验都是基于统觉的自身意识的统一。它本身就是统一的产物。这个寓言谈论的是人一生的四季心态的转变。可这是应当的么?
或许可以用超越来解释这种四季的转换。有限的人终有一死,从而死亡这个绝对的终极的问题是现实的而非遥不可及的。从而,至少在暮年它是现实的切身的而非遥远的脱离日常的问题。终极问题成为日常问题。这时,人考虑的东西,就是一种终极命题,是对于自身在伦理价值上作出判断。所有之前为了生存以及欲望而做的东西,在伦理价值判断中是没有地位的。它们燕过无痕。伦理价值判断指出的只能是超越于生命的有限性的东西。以其为标准。它只能是一种感官之上的,以及落实到契接于现象的规则之上的东西,如果它是可思的。它是生命之所归。生命可以是为它而存在,它是生命的轴心。这就是一种宗教或信念的情况。一个人有信念主要不在于使它死后灵魂不死,而是在于生时知道这一点,从而获得当下的安宁。应当说相信这一点还是知道这一点?当灵魂在逻辑中展示出其非时间性,就是知道而非相信。而宗教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的展示的情况,就是信而非知道的情况。
8
对于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使用的问题。我们不去强调人的一种人的本质。人是有个性的。但是个性并非总体的东西。总体的东西在于适合其个性地,置于社会环境的需要中,恰当地位置恰当的方式去使用它。
不基于个性作出价值判断。而是基于个性安排适合它的角色,使用它。
9
为什么会妄想?
需求的真实存在和满足的不能,形成的空缺。妄想用来填充这个空缺。达成能行动者的存在的一种统一。
现实还有别的方式。正视自身的需要,接受具有这需要的自身,考察能有所满足的做。这里一方面是了解自身的需要(自我认知),学习一种对于自身需要的接受:学习恰当地表达。另以富民,是了解既有条件,以及基于它们能对于这需要有所满足。把它做出来。
这样,日常就生动起来。
妄想给出一种非现实的统一。没有把它做出来。它不能称为现实的。它还是把想和做相割裂来。
妄想是一种虚假的满足。
回到真实世界中来,人就会开始正视问题或困难,考虑自身的需要:怎么把它做出来。
10
童年的感觉的不可回忆,在于我认识这个世界的形式已经很大地改变了。记忆得以可能的前提是被记起的东西和现在的认知事物的形式的同一。或者说,童年看待事物有一种天真混沌的统一形式,有很多不着边际的玄想幻想。童年有一种感性的语言。它们还没有为文化的传统所规范。而成人是社会生活中文化传统的规制之下考虑问题和看待这个世界。这里涉及一种实在的认定。童年的实在,和文化规制后成人的实在是不同的。而有无一种文化的规制,带来的是综观实在的形式的不同。彼此之间隔阂,难以理解。
从童年到成人,是看待事物的方式的变化。看到的东西也就变了。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传统,是一个需要学习的东西。领会到多少,了解多少,看个人经历和悟性。它不是一本字典那样客观的东西。文化的习得强调的是一个人个别的习得进程,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结果。可以通过字典认字,但是一个人认多少字,还是去认得结果。不去做,这本字典里的字还并非我所认到得字。这里有一种想到和做到之间的区分。
文化在个体,需要强调其差异性。一个人基于其见识和认知行动。而个人之间的见识和认知基于文化的个别习得是各各不同的。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什么角色参与,一方面是身份位置使然,另一方面是观念见识和社会认知使然。社会认知的局限,约束选择的选项的给出,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