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彩的灵魂”
十六世纪威尼斯艺术理论家保罗·皮诺认为,光是色彩的灵魂。
一个雨后的清晨,或午后,在清澈的、温和的阳光下,仿佛那些花儿树木的颜色都被光唤醒了,好像一个人找到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伸展身体。
我去图书馆的路上有几棵开白花的树,在阴天的时候,它们惨白而没有生命力。有时候我想为什么要种这种树呢,种成鲜艳的颜色多好啊!但是一赶上晴天,阳光洒在白色的花朵上面,逆光的时候花瓣都是透明的。白色变成了光的本身,而且在上面可以感受到很多色彩,淡淡的蓝色,淡淡的紫色,淡淡的黄色。有时候我觉得是错觉,是想象出来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能激发出人的想象是比简单呈现出一种颜色还要神奇的本领。
一朵逆光的白色的花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来欣赏提香的《圣殿上引见圣母》。一幅画想要讲故事,就要用绘画语言为画面制造氛围,光和色彩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的语言。《引见圣母》的面积非常巨大,大概是七米多长,三米多宽,寻找一个合适的视觉语言去统一画面非常不容易,提香选择了用光和色来完成这个艰难的人物,用光和色来统一画面。
画家使用了黄色作为基本色调,为了实现色彩上的和谐,又将蓝色作为了装饰性的色调。我们从远处的山峰看起,山峰的上部分是从天空延伸下来的蓝色调,下半部分则是和前景相呼应的黄色调。那么,一个画面的颜色清楚的一分为二不会显得很别扭吗?尤其是前景,黄色会不会太多了?不会的。别忘了前景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人物——玛丽和鸡蛋商贩穿的是什么颜色?都是蓝色的,浅蓝和深蓝。
简单的说吧,这幅画蓝中有黄,黄中有蓝,比如远处双色的山峰,圣母蓝色的衣服和金色的光晕,鸡蛋商贩的蓝衣和她背后映上了幽蓝光影的黄色墙壁等等。其实画中很多不合常理之处,但又不会让人感觉到丝毫不妥。
鸡蛋商贩和他背后幽蓝色的光
那么,提香为什么选择了蓝色与黄色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画作所处的建筑环境。大家请看下图。房间的藻井是用蓝色和金色装饰的。这又是一处绘画与建筑环境的巧妙结合。
房顶的装饰与绘画的黄蓝调浑然一体
除了统一画面、统一绘画与它的建筑环境,光和色还被提香用来制造音乐感。这依然要从当时威尼斯的艺术环境说起。
当时,音乐在艺术创作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尼斯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绘画理论家经常会在他们的文字作品中参考音乐和音乐家。在《圣殿上引见圣母》中,最有旋律感的部分依然是前景的人物队列部分。被自然光加强了的左边柱廊的光仿佛奏响了这段复杂而又有序的复调旋律,从左向右,人物的不同的姿态与忽明忽暗的色彩让这段旋律时高时低,时紧时缓,时冷时暖,让画面充满了音乐感。闪烁着光芒、缓缓登上石阶的蓝衣圣母便是这一乐章中最清脆动人的音符。
圣母 细节
结语
这幅画就讲完了。大家觉得有所收获吗?有没有欣赏更多提香作品的冲动?
Marco Boschini 说,提香有时候用手指代替画笔绘画,是为了更好的感受造物主的创造。一定程度上来说,越少的理性规则就意味着越大的创造力。这幅画是提香中期作品,那时候提香的绘画技巧已经大胆而开放,为什么这幅画中的笔触如此保守,基本上靠着构图取胜呢?有学者认为,提香故意这么做的,他想要证明,他不仅仅可以绘制新潮的、超越时代的作品,还要告诉世人谁才是威尼斯传统叙事性绘画的老大。
每次看提香的画都有压力,画技太高超了,尤其是晚期作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简直每个笔触都不拿正眼看人。我特别喜欢他晚期的神话作品,在我看过的所有的神话作品里,提香的画最接近我心中古希腊罗马神话的气质,美好而又极具危险性,金光灿烂而又带着残忍贪婪的黑暗气质。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下面两幅画就是提香晚年神话题材的作品,敬请欣赏!
Diana and Callisto, 1556-9
爱神的崇拜
The worship of Venus, 1518-19
特别的喜欢提香画的小孩子,小孩子的天真、调皮、机灵等特质总是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幅画大家点开大图仔细看看一个个的胖娃娃,每一个都很有趣,这么多小孩,一点没有让画面变得乱糟糟,而是充满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