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我们总说,课堂上要看见学生,看见他们的学习态度,看见他们的学习状况,看到他们每一个人。
然而,在那个熟悉教室里,我们真得都能看见每位学生吗?我们常常把“看不见”归罪于班生规模太大。固然,这是原因之一,但如果完全归因于此,老师们也就无须做任何改变,因为这是很长时间里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反观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上缺乏这样意识,也不会运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1.“老师,我们可以换人吗?”
课到尾声,还有一个小组汇报的环节。网奕智慧教室的随机挑人,选到了第二组的一位男生。
他还没开口,组里一个女孩先说了话:“老师,我们可以换人来说吗?”
我笑着摇摇头:“不可以,就是他来。”
他站起来,有些慌乱,但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地帮助他,总算也磕磕碰碰地完成了。
我在想:为什么女孩要提出换人呢?为什么他显得有些慌乱呢?
原因猜想有三:第一,在小组讨论时,男孩参与度应该是弱的,所以他并不是很清晰地能表达组里的观点,需要大家小声提醒才能完成。第二,女孩是这个小组里的“领袖人物”,所以她常把握着话语权,能力较强,展示机会也很多。第三,在先前经验里,小男孩可能一直都是小组里“被边缘化”的人,往往会自信心不足,所以他的能力迟迟没有得到发展。
我运用随机挑人,就是希望课堂上可以关照到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让他们可以真正在课堂上被看见,让他们的能力有所增长。当然,我不同意换人,并非故意想给孩子难堪,而是因为我提供了汇报支架,让他可以借住这个支架,在同组同学的一点点帮助下,也能较好地表达观点。我想,这一次的机会,对他是挑战,也是一次成长。
当然,我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吗?答案肯定是可以的。我可以在展开讨论前,更明确地告诉孩子们“最后是以随机挑人的方式来进行小组汇报”,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并积极地了解小组的观点,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不同观点。
2.“老师,你在哪?”
他,就坐在那,在我的课堂上。同组的四位同学在讨论,他远远地坐在一边,默默看着,不参与、也不捣乱。
说实话,要不是王绪溢博士拍了这张照片,我想我绝对没看见这个小男孩。
在各小组都热烈展开讨论时,我走到了每个小组里,虽来来往往,但我却没有看见他。
为什么始终“看不见”呢?我仔细地回想:那会儿的我在做什么?我走进每个小组,去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去指导他们要如何完成表演。我一门心思都在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中,所以完全忽略了这个在小组“外面”的孩子。
于是,我也遗憾地错过了了解真相的机会:是不喜欢这个活动所以不参与?还是重新换组带来的陌生感?是生性安静不愿意参与讨论?还是受到同学们的排挤?亦或是正在等待着老师的帮助?……我不得而知。
所以,当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在反思:我该如何努力看到课堂里的每个孩子?说到底,教师还是应该带着强烈的文化意识,去帮助课堂里每个孩子获得各自的发展。当学生自己把课堂参与的权利让渡出去的时候,老师不能总是没有想到、没有听到他,直至看不见他。好老师的眼里,总是有学生的,而且是会有课堂里每个学生的。我们每一次的“好决策”,都会带来课堂一点一滴的改变,都会引领学生精神面貌的成长。
3.“老师,我不小心选错了。”
自从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课堂变得与以往有些不一样。学生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通过“反馈器”展示在教室前面的互动电视上。教师借此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学生的不同想法,从而开展更精准的教学。
英语课上,林老师出示了一道选择题。很快,全班45名学生都提交了自己的答案。其中,44个学生选择了选项B,只有一位学生选择了选项A。林老师毫不犹豫地“翻牌”(即显示出选择者的名字),找到那个选错的学生。林老师问:“你为什么选A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该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老师,我不小心选错了。”这一下,林老师愣住了,课堂对话就此戛然而止,只能让其先坐了下来。
作为教师,我们大都能理解林老师的想法,她一定是希望了解这名学生思考的过程,从而发现错误的原因,帮助其突破这个薄弱点。然而,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学习。如果教师希望学生达到成功的标准,我们就需要理解学生,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那名学生,看见汇总的数据图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选择了A选项,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呢?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一定很紧张:“哎呀,全班同学都做对了,怎么就我一个人做错了。老师会不会提问我?全班都知道我做错了会不会嘲笑我?”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的确可以看见这个学生的知识盲区,但在全班面前把学生单独“拎”出来,无疑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所以学生只能以“按错了”来维护自己。这样的“看见”非但不会促进成长,反而可能是一种伤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后与学生私下交流,询问其“如何理解题目?哪一部分令其感到困惑”,如此既有针对性,又能增进师生感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怀抱热情,体现在对学生的接纳、爱、无条件的尊重和积极的关怀。当我们能够与学生共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理解与鼓励,这样的“看见”才是“真的看见”。而这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需要充满真诚的热爱。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学习历程的场所。我希望可以看见课堂上的每个学生,用爱真诚地陪伴他们的成长。
(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