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看了之后就停不来的一本书,真的强烈推荐。太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了,仿佛我们就是主人公,体会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和烦恼。
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小巷里住着庄家、林家、吴家三个家庭,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不同以及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开放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三家家长和孩子们的命运慢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物
庄家父母
庄家爸爸是一所棉纺厂附中的老师,因为是教育工作者所以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将两个孩子都送入了知名学府。这无疑是成功的。但是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固执已见,甚至为了原生家庭觉得牺牲自己的家庭也是理所当然。庄家妈妈原是传统的女性,面对丈夫的偏爱有苦不敢言,但在林家妈妈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为了自己的家庭利益而反抗。但二人从来不会开诚布公讨论,一直在回避着争议,这给庄家的家庭生活蒙上了一层灰尘,虽不致命但却影响着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庄图南
因为是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大哥哥,所以时代的变迁最先体现在他身上,但又无人引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恢复高考一举考入同济建筑系,但国家统分统配,他无法决定自己的毕业去向。同时,他的暗恋对象为了留沪,放弃了两人间的感情萌芽,令他大受打击。潜心读研搞事业。数年后,两人因为上海浦东开发又重逢,经历种种试探和暧昧,最终坦诚相待走到了一起。
庄筱婷
因为爷爷奶奶的重男轻女和爸爸的愚孝,生活一直没有安全感,不敢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思甚至会为了别人而委屈自己,慢慢成为了讨好型人格中的一员。好在有林栋哲这种恣意妄为的人的救赎,慢慢勇于表达,表达自己受到的不公,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并勇于行动,最终活出了自己的性格和人生道路,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并与林栋哲结婚。
林家父母
对比庄家,林家显得有生气许多。林家爸爸是个技术人员,成熟稳重,爱护家人。林家妈妈大大咧咧,直性子但人好价值观正。养出来的孩子调皮捣蛋,家里整日鸡飞狗跳。但孩子在庄家氛围的影响下,学习倒也还好,也最终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林栋哲
出生在一个有爱的大家庭中,父母恩爱,亲戚和睦相处对他爱护有加,所以从小活得恣意妄为,完全照着自己的心意在活。后来意识到自己喜欢上庄筱婷,为了俩人的前程刻苦学习,最终俩人考入同一所大学,谈恋爱并步入婚姻殿堂。虽然过程坎坷,但结果皆大欢喜。
最触动我的地方
一、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庄林两家家庭环境明显的差异养育了性格迥然不同的子女。庄家重教育、重男轻女,所以庄家两个孩子都考上知名学府,但女儿却深受重男轻女思想的荼毒,性格上委屈求全。林家家庭和睦有爱,极度坦诚,所以林栋哲肆意妄为,对生活乐观,但学习不上进。还好两家住在一个院里,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其实更想说得是庄家在关键冲突上采取的解决方式。庄家父母在对待庄家爷爷奶奶家的冲突时从来都是在冲突真实发生时才各自表达出自己对冲突的真实想法,没有发生时就当看不见一样,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这样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就问题坐下来好好沟通,达成一致。但为何没有呢?我觉得在这里我看见了我自己。我自己对于家庭冲突也是一样的逃避政策。我问我自己为什么?因为我怕我要牺牲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我不想牺牲。我知道这样不对,因为这些问题时不时就会困扰着我,至今我还不知道如何解决。
二、庄筱婷的蜕变之路
我跟庄筱婷的成长轨迹其实很像。小时候太早就独立了然而自己却没有独立的能力,可能在独立过程中经受的摧残有点多然后又没有人帮我,所以导致我在生活上也没有安全感,活得小心翼翼,不敢问,不敢说,慢慢也变成了讨好型人格。自己人生的道路却以别人的人生道路作为坐标,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坐标系,这样活得真的很累。庄筱婷有林栋哲指引,那我们呢?我觉得我们还是得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表达,敢于拒绝,活出自己的性格和人生道路(允许-承认-接纳-觉知-改变)。当你表达了一次,拒绝了一次过后,你会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