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曾发表了《哀伤与忧郁》,他指出早期的母婴分离,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
据研究,幼儿被剥夺母爱时的痛苦,相当于成人面对亲人死去时的悲痛。
电影《约翰》,真实记录了17个月大的约翰,离开母亲后,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变化。
约翰妈妈在第二次怀孕生产时,把他送到一家寄宿式保育院。
保育院里条件非常好,也配备了很多玩具,以及各种幼儿需求的游乐设施,工作人员也特别和善。
在刚去的前两天,约翰表现的还不错,他对新环境产生了兴趣,不断探索。但约翰找不到妈妈,他显得有些迷茫无助。
第三天,约翰很不开心,他开始疏远人们,漫无目的地游荡。时不时会大哭,大喊大叫。父亲来看望他,他反应迟缓,但却渴望着和父亲离开。
第四天,约翰对照顾他的护士毫无反应,不再接受任何互动,他开始拒绝吃东西。
最后,妈妈出现了,要带他回家,约翰嚎啕大哭,他不愿意去看妈妈的脸,也不肯接受妈妈的安慰和拥抱。
回到家后,约翰对妈妈继续冷漠,无回应,他没有安全感,焦虑痛苦,经常情绪崩溃。
拍摄此记录片的导演很担忧:“孩子这一生可能就此毁了。”
因为母婴分离的创伤,不仅体现在幼儿的当下,还可能会影响他之后的成长,甚至一生。
为何会如此?
幼儿跟母亲分离后,情绪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反抗
见不到母亲,孩子通过哭泣、黏人、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个阶段,他害怕、迷茫,到处寻找母亲,精神高度紧张。
第二个阶段是绝望
孩子变得无精打采,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没有什么食欲,偶尔会平静地哭泣。
他此时思念母亲,但对见到母亲的期待正逐渐流失。
最后一个阶段是疏离
孩子似乎接受了现实,看起来乖多了,不吵不闹,还会对人微笑,胃口也变好。
这时,孩子好像恢复了正常。
但其实,他在心底,已彻底放弃对母爱的渴求。只有如此,他才不再痛苦。
这也是很多父母,发现被迫分离的孩子,狠心让他哭几天,就会恢复正常。
殊不知,这个正常只是表象。
孩子内心,已被看不见的痛苦和绝望,凿出了一个惨不忍睹的伤口,就算会愈合,但这伤痕也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时不时就会隐隐作痛,阻碍他再寻新感情。
如果伤痛已经造成了,那有没有办法补救呢?
有,给孩子充足的爱和自由。
孩子与母亲重聚后,孩子会偷偷观察,不断确认,是否能再次交出自己的情感,给予信任。
当获得充分的爱,孩子会一改之前的漠然和焦虑,变得特别黏母亲。
他需要母亲给予他包容,不断告诉他爱他不再离开他,只有这样安全感才会得以重建。
待孩子慢慢放下戒备,就会再次接受母亲。
如果因为某些因素,我们不得不与孩子分离,请将孩子交给他熟悉固定抚养者,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进行转移投射。
注意,如果孩子被抛弃超过两次,他内心所受到的伤害将无法弥补。
陶虹曾说过:
“孩子给你的是百分百的信任和爱,不要辜负他。”
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不要将他推开。
他会难过,因此切断与这个世界的情感延续。
我们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是听到了爱的召唤。
所以,以爱,迎接他的到来。
也以爱,陪伴他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