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接纳承诺行动)认知行为疗法

《幸福的陷阱》,这本书就是讲ACT疗法的。

A是接纳内部体验,并且学会安住当下,接纳内部体验,有了烦恼,接纳它,不要老回避它。就是对于负面情绪的强烈回避,我不能难过伤心沮丧失败,才导致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痛苦的。所以接纳它并且安住当下。

C代表的是,你要承诺,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方向去行动。

T就是采取行动。

ACT就是这三招,当你能够学会这三招,它不是按顺序来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之间帮到你,让你产生思想上的顿悟,你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改变。

《幸福的陷阱》不是像过去的积极心理学,告诉你说我一定要想办法追求幸福。

作者海斯教授反过来它是告诉你,人生的痛苦往往是来自于我们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这导致我们视觉窄化,使我们认为,不幸福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所以会天天地跟自己较劲。然后治疗的方法反倒变成了最大的病患的来源。

你们有没有试过身上有个地方痒,痒的话你怎么办?你就挠。然后越挠越痒,越挠越痒,最后挠到烂。挠到烂以后,你发现挠的这个动作,比痒本身造成的伤害要大得多。但是你很难跟那个痒和平共处。你觉得没办法,只能不停地挠它。

你比如说,有一次有一个戒酒的人。就是他长期有酒瘾,戒酒失败,跑去找这个海斯教授咨询,就制定了一个戒酒的计划。这个人过了两周以后,跑来找海斯教授,说对不起,我又开始喝酒了,我觉得我真的很失败,我可能这辈子真的戒不了酒了。

你看,这种情况很常见。你努力做一件事,后来你又半途而废。海斯教授就很冷静讲说,很好,你现在又重新喝了。

你有两个选择,有一种模式叫作尝试-失败-放弃。还有一个模式叫作,尝试-失败-再尝试,你选哪个?

他一听这个他说那我选再尝试,这一次他成功了。回到我们生命的本源,一个小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就是因为走路、摔跤,再走路、再摔跤,然后慢慢地学会了走路。

而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我们经常的模式是,我失败了,我再也不尝试了。所以你想想看,海斯教授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

你端着一杯水准备喝水,特别渴的感觉,终于把水放到面前。结果有人一撞你,水洒掉了,没喝着。好了,你从此以后发誓我再也不喝水了?

你基本上不可能。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用这样的行为模式。就是我再也不喝水的行为模式,导致我们只要尝试之后失败,我们就会说我不行,这就是顿悟。就是你一下子会让自己有一个感觉,改变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和方法。

这里边对我影响很大的是一个自行车的比喻。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地追求生活平衡。我们希望等我的生活平衡了,等我把什么什么做好了。

你想想看骑自行车,自行车为什么能跑?自行车能跑就在于它没有一刻是平衡的。它就是不停地左右晃,他才能骑。如果骑自行车的人要求说,我必须骑在中线上,如果我身子晃我就不骑了,那么你自行车肯定骑不了。

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我们的人生就是在失控当中,不断地前进,但是我们由于过度的控制,什么叫过度的控制?就是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幸福,我们觉得我们应该成功,我们应该优秀,我们应该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种对于生活的过度控制,导致我们总想让自行车直着走,总想让自行车停在中间,不要左右晃,这是做不到的。


一、什么是幸福的陷阱

幸福有四个迷思

第一个,人们认为幸福是人之常态。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别人都挺幸福的,但实际上幸福是非常罕见的,大量的人都是在人前光鲜。

第二个,人们认为不幸福就是缺陷,我要改造它。

第三个,就是我必须清除掉消极情绪,这不对。这里边海斯教授讲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总喜欢分清楚情绪的好坏。

那我问你,悲伤是一个好情绪,还是一个坏情绪?那在大部分人讲算是,我不喜欢悲伤,我喜欢快乐。

海斯教授讲了一个特别感人的场景。他的妈妈去世,然后海斯教授就坐在旁边,拉着他妈妈的手,感受到他妈妈的手变得越来越凉。然后这个身体的颜色,也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地呼吸停止,人走了,在那一刻他非常非常难过,然后眼泪就一直流。

因为自己的妈妈去世了。他说难道在那一刻你需要笑吗?难道在那一刻,这个悲伤的情绪不是一种疗愈吗?不是代表着爱吗?

所以,如果我们刻意地认为有些情绪就是消极情绪,有些是积极情绪,我们要求每个人每天都正能量,每天遇到什么情况下都要喊口号,都要觉得人生一定有希望,这是不健康的。

第四个,就是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控制想法和情绪。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完全做不到的。今天学一个词,叫习得性控制。

习得性控制

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学会了控制这件事,所以导致我们遇到任何东西的,第一反应都是控制它。只要痒就挠,只要心情不好,想办法唱歌跳舞,改变它。

总之我不接受我现在不高兴、处于低谷、不幸福,这就是幸福的陷阱最重要的来源,就是迷思。

幸福迷思导致的恶性循环是什么?

第一个就是解决方法变成了问题。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大量的烦恼,其实不是那个事情本身带来的烦恼,而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应对带来了大量的烦恼。我们过度的反应反弹反抗,导致了大量的婚姻不幸,然后孩子出状况等等。所以控制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还有就是合理控制和过度控制之间的界限大家不清晰。有钻牛角尖的说,那这都别控制,都随便。不对,你需要区分合理控制和过度控制。

那么合理控制和过度控制的区别

合理控制是适度的。然后在控制有效的时候才会运用,控制不会妨碍真正有价值的事,这是合理的。

过度的控制的特点是,当无效时依然不断地使用。当控制会妨碍做真正有价值的事的时候,已经使得你没法正常生活,这时候就叫作过度控制。


二、ACT疗法的核心六个工具

这六个工具并没有顺序,不是一个系统的方法,而是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就触动了你。所以这六个方法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突然给你的人生带来改变。

1.解离

文字自从发明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叫作融合,你把文字所带来的感觉当成是真的了。

现在,每个人都想象一下面前有个柠檬,塞到嘴里边嚼一下。你明明没有嚼这个柠檬,但是你的嘴里边就忍不住就冒出酸水来,这个就叫作融合。

所以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想法。想法就是文字性的出现,比如说我是一个笨蛋,我没出息,我这个人总是管不住自己。这是文字性的。

第二个是意象。就是脑子里边总有一些画面,一坐飞机,要掉了,吓人,就产生很恐惧的那种画面,这个叫作意象。

第三个就是感觉。就是我觉得不舒服,心里难受,我听你说这话我不高兴,实际上那个话和痛苦本身之间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但是因为我们用文字,带来的融合感。人类跟动物的区别就在这儿,这个既是人类的福,也是祸。就在于人类之所以比别的动物强大那么多,因为人们可以想象,人们可以有这种感觉,这就是人类的福。

但是祸是什么呢?人类就产生了担忧恐惧害怕。小狗只会为当下的这件事有反应,别的无所谓。这就是我们说文字所带来的结果叫作融合。

所以解离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需要把这个东西分开!怎么分开?这里边有非常有意思的方法。

认知融合是指我们的想法故事,和他想要指代的描述内容,也就是真实事件正在混为一谈。对描述柠檬的文字,所产生的反应,就好像现实中真的有柠檬一样。对犯罪小说白纸黑字的反应,就好像真的有人要被谋杀似的。对“我很没用”的字眼的反应,就好像我们真的很没用。

当一个人处于认知融合状态的时候,那些想法就好像是绝对真理,结果令他感觉糟糕至极,这个就叫作融合。

所以我们需要对认知融合作出解离。就是把它分开,让你知道,想法只是声音、文字、故事,或者一些语言片断。

想法是想法,事实事实,把这两个能分开。听起来很简单,很难的一件事。

有一个练习特别有意思,这个教授说,你脑子里边想,想什么呢?想我不要摸头,我不要摸头,我不要摸自己的头,我绝对不要摸自己的头。然后就摸,为啥呢?

教会自己,想法并不能指挥你。你看,想法并不能指挥你。不要动这杯水,就动,怎么着?

就是你脑子里边想的东西和你的实际行为是可以不一样的,是可以分开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人,比如说我完了,我老板要开了我了,我是个失败者,我干啥都不行。你看,当你想这个问题出来的时候,你就被裹进去了。

这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你在所有的这些想法前面,加一句话就好:我有一个想法。

加一句话说,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我是个失败者,我觉得她不爱我,我觉得老板对我有意见。

这时候你就跟这个想法之间产生了距离。所以想法可能明智也可能愚蠢,不要自动遵循它的建议,想法永远不是威胁即使是最消极的想法,也并不令人深感恐惧和困扰。

所以你要知道,这个教授所提出来的并不是说不要想法,我们没法不要想法,对吗?

但是你得知道想法本身不是事实,你得留出一个空间来,不能随便接受它。有很多解离的方法。比如说给你的想法配乐,用生日快乐那样的音调来唱你的那个错误的想法,唱着唱着这个意义就变了。

咱们试一下,当你说牛奶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牛奶。然后当我们这一屋子人,大家一块儿念奶,就一直不停地念,你突然发现它变成了咒语,它不再具备奶的那个形状,它变成了一个嗡嗡叫的声音,或者变成了什么。

这就是对文字的解离,不执文字,真达本质

就是你让这个文字慢慢地变得不是那个本意了,你们有没有试过写一个字,写的时间特别长,写了很多遍以后你不认识这个字了,什么字,是中文吗?

小时候不理解这怎么回事,写多了解离了。就你把这个字和它的意义之间解离了。

所以如果我们脑子里面出现了一个错误的想法,像牛奶一样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你要想办法用音乐把它解离掉,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

或者给它编个故事,说失败者故事又来了。当你能够给它命名说,失败者故事又来了,我是一个失败者,这故事又来了,抛弃者故事又来了,给它命名的时候,这时候就实现了解离。所以这是第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

但是有人会说,这如果是假的我能接受,明明她是爱我的,我现在非得觉得她不爱我,我能接受,但万一她真的不爱我呢?万一我这个想法是真的呢?真正的忧伤发生的时候怎么办?你看,一样。就是真正的忧伤发生的时候,你也不要让那个想法控制了你。什么意思?就是不要对一个想法太认真,想法会加剧那个伤痛。

所以如果你脑海当中,真的出现那种痛苦的、忧伤的东西,向它道谢就好了。就是你只需要说谢谢,谢谢你提醒我,就好了。

你跟它对话,你跟那个想法对话,甚至你把它的声音想象成唐老鸭的声音,这个能够起到解离的效果。解离是这种治疗方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看到想法的本质

注意解离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消除不快的想法。因为不快的想法产生了就是产生了,不是要消除它,而是看到想法的本质。

看到本质,有时想法会自行消失,有时则不会,但假如预先就期待其消失,就等于将自己置于失望之境。

这个方法,不是立竿见影,用了马上就开心了。有时候会开心,有时候会放下。但是不要期待它,你只需要跟它分开就好了,只需要能够观察它就好了,不要期望这些技术会让你感觉良好。

通常,当你和一个制造麻烦的想法解离以后,确实会感觉好一些,但这只是额外福利,并非主要目的。

解离的主要目的是将我们从想法的专制下,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去关注那些更加重要的事。

所以当解离令你感觉良好时,不妨尽情享受,但不要做此预期,同时也不要利用解离来控制感受,否则就又跌入了下一个幸福的陷阱。

就是解离变成了你那个幸福的陷阱。解离只是一种技术,让你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做事上。我们有时候心烦起来,什么事都做不了,夫妻两口子闹离婚,给孩子连饭都做不了。为什么做不了?整个脑子被那个事控制了。

所以当你用解离的方法跟它分开,你才能够去做事,这就是解离的目的。别忘了,你我都是普通人。所以肯定会常常忘记运用这些技术,没关系,当你意识到自己又被无用的想法纠缠时,立刻选用这些技术帮助自己。

因为人长年被训练得和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没办法,你肯定会被吸进去。但是一旦进去,你要提醒自己用解离的方法出来,不执文字,直达本质。

2.观察性自我

打网球时,什么时候你状态最好呢?就是你投入地在打球,你没有私心杂念。什么时候出问题了呢?就是你开始批评自己了,说你这怎么打的你这球,

你今天状态不好,我看你今天是不行。当你那个批评自己的人出现的时候,你的状态马上下滑了。

观察性自我从来不会批评,只会说我看到了什么,我在做什么,球来了打回去,这是观察性自我。

思考性自我,才会不断地批评你,你不对,你错了,你怎么老这么样。你看这就是那个特别烦人的思考性的自我出现了。

思考性自我就像收音机一样,就你背景里有个收音机,在那儿不断地讲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做?你们会怎么做,吵得你受不了,对吗?你说我把收音机关掉。

但是我告诉你,大脑当中的这个东西关不掉,大脑中的这个思考性自我关不掉。因为它要说你,你实在是没办法,这在你脑子里边没法关。

所以我们过去的很多疗法就是教大家要关掉它,要尽量地不要理它,要干吗,搞得你越来越焦虑。因为你发现为什么好像别人都能做到,只有我做不到?实际上谁也做不到,谁都关不掉它,你能够怎么做?

你只能够选择是否观察。所以你要去调动你那个观察性自我,让它来解决问题。这时候你发现,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就说,夫妻关系的问题就没法解决,自己内心很痛苦。你看她完全跟这个东西融合在一起,这时候我就用了这一招,说,来想象一下,现在是咱们两个人在这儿对话,你在这儿看,你看着咱们俩对话,你觉得我应该跟你说些什么?

就是如果你能够尝试着调动出来,对方来观察的时候,她马上态度好了很多,她自己就觉得这事好像好解决,也没有那么难。

因为你是观察它,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如果你陷入在那个境地当中去,你发现无解,太烦太痛苦,实际上就是你要调动这个观察性自我站出来,跟你的那个思考性自我分开。

所以观察性自我,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不会评判。把它和解离联系在一起运用的话,你会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性自我来对想法进行解离。

闭着眼睛想象一下,每个人手里举一些牌子,举的牌子什么呢?你脑子里边出现什么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显示什么字。

就是闭着眼睛想象这样举着牌子。因为如果你没有想法的话,那个牌子上就没字。如果有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显示出来字,这时候你就学会了观察自己的想法。就你把那个想法具象化地出现在了那些牌子上,它就跟你分开了,它不会控制你,而是你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它。

启发最大的,是一个叫作公交车的心理实验。就是有的人解决不了,跟丈夫的关系问题。一直痛苦,有的人解决不了,跟父母的关系问题就一直痛苦,这时候你要想象什么呢?

你要想象你的人生就是一架公交车,你是开车的那个司机,这车是你的,你要把这个车开到你理想的一个地方去,你要回到目的地去。

但是这个车沿途会上来下来很多人,有时候会上来一些魔鬼。这些魔鬼,就坏人什么都会来,张牙舞爪,吓唬你,诅咒你,欺负你,给你带来很多烦恼。但是它不会真的伤害你。它不会抢你的方向盘,它就是欺负你。

我这时候请问你是持续开车,还是停下来跟他吵架?

就你会发现如果你非得跟他吵架,吵完了你才走,你这辈子哪儿都去不了,你这辈子就只能待在这个地方。但是当你目标坚定地说,我要去到那个有意义的地方,我要开车接着走。

慢慢发现,这些魔鬼其实只是一个小猫咪,其实只是一个虚张声势的人,其实只是想帮你,或者甚至他就是你的一部分。

这个思想实验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你去想一想,会带来很大的威力。就是当一个人跟你讲,我真的很烦,我没办法的时候,你就问他说还开车吗?

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就是留在一个地方整天吵架。就是从一件事里出不来,整天为这个事吵架,吵了一辈子,然后最后这个车哪儿都去不了。你要问自己,如果痛苦的想法和感觉都不再成为障碍,我会如何行动?

这个问题很奢侈!就是当我们每天说,自己该如何行动的时候,我们的前提都是我妈会怎么想,我爸会怎么想,谁会怎么想,会有很多这样的前提假设。

但是如果你问问自己说,如果痛苦的想法和感觉,都不再成为障碍,我会如何行动?这就是你公交车的终点。

就是你要去的那个有意义的地方,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再消耗在恼人的情绪上,我会开始或者继续,做哪些事项和活动。

拿出十分钟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你就能够找到你人生当中真正有价值该去做的事,而不是被那些情绪困扰的东西。

03.联结

情绪不能控制行为,我们也不被情绪所控制,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特别生气,但是表面看起来一点事都没有的,见过吗?这就说明情绪并不能够控制你的行为。

所以我们得知道,情绪跟行为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的情绪发展,都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重要事件发生,有一个事刺激了你一下。第二个阶段是你准备行动。第三个阶段头脑开始参与,这就是我们情绪过山车。

就是过山车的时候害怕吗?大量的人坐过山车肯定会害怕。那我请问,你害怕的时候,你一般的动作是什么?蜷缩起来,但另外一半的人是这样,眼睛睁得好大,手举开,大喊。

你看,说明什么问题?就是你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情绪之下,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情绪并不能够控制你的行为,甚至你可以用积极的行为来反馈它,你可以拥抱这个恐惧,觉得好好玩好刺激,它立刻就会变化。

所以我们头脑当中的一个原罪,就是我们特别容易让情绪失控,因为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是打或者逃,打或者逃是靠情绪驱动的。就是你要是不做出反应,你要是不打或者逃,你就被老虎吃了。

那我们需要学会什么呢?关掉我们的挣扎开关。就你想象你的脑子背后装了开关,你想象你这儿,装了一个开关,你是个机器人。

然后只要那个开关一打开,你就变成了一个打或者逃的人,你就遇到任何事你都要有反应,你都需要跟它对着干,做出反应来。但是假如你可以想象关掉这个,我现在挣扎开关关了,来吧,你伤害不了我了。

你要知道,我们所有的情绪,只是九种原始情绪的组合,害怕、生气、震惊、厌恶、悲伤、内疚、爱、喜悦、好奇,这是九种原始的情绪。

你喜欢哪几种,讨厌哪几种?大部分的人看完这个名单以后,说我喜欢爱、喜悦、好奇,这三个感觉特别好,内疚、悲伤、厌恶、震惊、生气、害怕,我觉得尽量避免吧?

避免不了,这是我们原始的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在关键时候都能救你命,你为什么要内疚?内疚是学习的过程,内疚是自我反省,是有道德感的,你为什么恐惧,为什么害怕,都是能救你的命的东西。

所以这些情绪没有所谓的好坏,是因为我们童年的程式,我们童年所接受那个教育的程式,导致我们对于情绪产生了大量的评判。

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你比如说你小时候,你妈妈就告诉你说,男孩子不许哭,不要磨磨唧唧。然后不要干吗,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们有特别多这样的文化在我们的周围,导致我们对于情绪有评判。

我们会觉得,这个情绪不对。然后当你出现这个情绪以后,你会极力地压制它,使劲地摁着它,你不愿意跟这个情绪共处,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天天地跟自己过不去。

但实际上你要知道情绪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发生在身体上的物理变化,对这些变化我们重点的,是要去注意身体的感受。

就是当你能够注意到身体的感觉的时候,你注意到那个物理变化的时候,这个情绪就立刻得到了控制,比如说你生气的时候感受一下,我此刻在生气。所以如果你心情不好,其实有一招非常简单的放松方法,叫作感受你的脚趾。你的脚趾在什么地方,踩着地吗,坚实不坚实,什么感觉?

只要你做这样一个动作,这个就完成了我们说的第三个工具叫作联结。

你和现实联结在了一起,你的情绪就立刻得到了控制,回归正念。

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你会发现只有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时刻,是最重要的,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个时刻,最重要,就是现在。

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力量的时刻,就是此刻,昨天晚上发生过的事没了,那个事已经你没法解决了,未来去不了,也没法解决,你唯一有力量的时刻就是当下。

4.扩展

所以当你能够跟当下产生联结,你就实现了我们用术语讲的叫作扩展。扩展三部曲:就是观察、呼吸、允许。
首先感受你的脚趾,感受你胃的感觉,你身体有没有出汗,你对这个情绪的反应,这是观察。然后呼吸,一个深呼吸,呼吸完了以后,第三件事允许,接纳了,我允许这些东西发生,这就是接纳的过程。

所以我们心烦意乱,就来自于不接纳。就比如说现场的音响不好,有那滋滋那个电流的声音,我不行,我受不了,导致你根本没法安心地听课。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飞机上睡觉都睡得很好,飞机上的声那么大,上去就睡着。但是家里边只要一点小动静,隔壁打架子鼓,或者是空调声大睡不着觉,为什么?

就很简单,就是因为你上飞机的时候就知道那个声一定有,你把那个声当作飞机必备。所以你在心里边已经,接纳了那个声音作为背景音。

海斯教授71岁了,看着像个50岁的壮年人,身体倍棒,浑身肌肉。但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严重的恐惧症。然后他小时候喜欢听摇滚乐。因为80年代70年代,那个朋克时代,都是那种大音箱,声音特别大。

到了60岁以后,他的耳朵就开始出现耳鸣声。就是每天啥也不干耳朵里边,就24小时不断长期这么叫,他甚至有一次曾经想自杀。

然后在那一刻他突然想到,我是干这个事的,我干嘛不用ACT的方法来治疗我一下。

然后他就开始用解离,用观察性自我,最后他说接纳在这儿上起作用。

就是他把那个耳鸣的声音,当做背景音,当作人生的背景音。人生就是要有这个声音,天天跟那声音在一起。他现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我才能听见那个声音。

如果我不提这个事,那声音都听不见了,就已经完全成为你人生的背景了。这就是当你能够学会接纳的时候。所以联结这件事是通过观察性自我而发生的。

就是你得学会刻意地观察,你得调动你的那个观察性自我,你才能够跟现实产生联结。

ACT就是用这些实用的方法,来告诉大家怎么样能够让我们更轻松,能够把它放下。因为生活本来其实没有那么多负担,是因为我们过度地反应,导致了那么多的负担。

你会认为我的自尊水平高还是自尊水平低,你的所谓自尊感,只是一种想法和偏见。记住一句话,你是棋盘而不是棋子,你千万不要被自己的自尊感给骗了。

你这一生当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呢?有,观察不变。就是那个对你观察的东西,是不变的。

所以我是我的观察者

就是这个道理,你真正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对你的观察。所以观察性自我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它经常会被你忽略,你会被你的情绪、知识、反应所带走。

所以搞清楚我是谁,知道观察性自我有多么的重要,你才能够跟你的情绪和谐相处。

5.价值

就是我们得明确我们在人生当中,那个公交车到底要去到什么地方,这个就是价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做事不是遵从着价值的角度出发,你会发现你特别痛苦。

比如说有个人弗莱德失业,到处找工作,找到了一个在小学给人管体育器材。他本来是一个高管,是公司里边赚很多钱的这么一个人。

你想如果是我们人生出现了这样的落差,你会觉得好沮丧难过,我怎么这么倒霉?弗莱德也会这样,他也会觉得有点倒霉。但是他就想,他说,我人生真正最具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你看,你如果说什么能够体现我的价值,收入?在哪儿工作?

但是他说我人生当中,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帮助他人,给别人创造价值,给别人带来爱。那么我能不能够,在发体育器械的过程当中给孩子们带来爱?让这个校园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去鼓励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家庭?

你看,他在这么一份看起来比较失败的工作当中,重新找到了意义和价值。然后每天非常愉快地工作,后来慢慢地又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说你如果能够回归到你的价值来思考问题,和你只是想做某一些目标和事情,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价值清单

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减少焦虑或者没那么焦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些外在的物质的部分,发生变动是一定的,一定会有起有落。

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我们内心的深层渴望,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有什么立场,以及如何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在人生旅程中能够引导和激励我们的那些首要原则。

有很多人你问他说,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我想要什么?大家的回答是说我只想要幸福富有成功,我想有人能够爱我,我想有一份好工作,我想结婚生孩子。

这是价值吗?不是。这些东西都只是目标而不是价值。为什么呢?因为自信和幸福的感觉,都是可以获得、实现和完成的对象。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一个持续过程,它很短暂。就像是一个电视节目,你看过了,目标就完成了。所以你获得了短暂的幸福,后来呢?它会有后来。

所以你要解决所有的价值问题,核心就是你要通过这样的角度来思考。比如说,如果有奇迹发生,你现在已经自动获得了所有重要人物的赞许,你爸妈都认可你了,这时候你将如何度过此生?你想要做些什么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价值凸显出来,如果你已不再被他人的观点和评判左右,你会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还有一些方法。比如说,假如你参加自己的葬礼,对你来说重要的人都在现场,你会希望听到大家如何谈论你,希望听到他们如何看待你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你只剩一年生命,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你还想做些什么事,就剩一年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就是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假如你被困在一座倒塌的大楼当中,知道自己还能再活几分钟,你会用手机给谁打电话?最想和他们说些什么?你的答案会揭示什么东西对你而言最有价值。

这就是我们去寻找价值的一个过程,还会有人问说,那如果价值产生冲突怎么办?比如说我的价值,我既希望好好工作,也希望照顾家庭。但是两个会发生矛盾,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你自己想办法。如果你真的是遵从了价值的方向去做的话,你一定会找出一个协调的道路,你不会痛苦和纠结。

因为痛苦和纠结是来自于目标,而不是来自于价值。

就你们看《寻梦环游记》那个电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爸爸想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他所用到的对孩子的帮助,是给她留了一首歌。所以如果你真的遵从自己内心的价值的话,你是可以把爱和奉献这两件事能够结合在一起的。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设定一个有意义的目标。ACT疗法到最后,一定要帮助你走出现状,你需要做些动作。

唯一能够给你带来生活改变的东西是你做事,而不是胡思乱想。

你通过大量的胡思乱想,也没法解决你的困境。所以你要做事,总结你的价值方向,然后设定你即刻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不要设立死人的目标,什么叫死人的目标?大部分人设定目标就是说,我以后再也不抽烟了,做不到。因为搞不好你哪天再抽一次烟,你的目标就破掉了,对吗?我以后再也不生气。再也不生气?开什么玩笑,不可能。我以后要爱所有的人?不可能。

所以很多人喜欢设定这种,所谓的死人目标,你不如把它改成:如果我不再抽烟,我就会在午饭后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就是一个活人目标。

所以我们设定了目标之后,去追求一个丰盛的生活,特别想给大家念一段案例。就是有一个人来咨询,医生问他说你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他说:我就想变得特别有钱。

——说实话,我就想变得特别有钱。

——如果你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你想做些什么?

——我想做很多的事,比如说环游世界。

——你会在环游世界的旅程中,做些什么事?

——我想懒在沙滩上,吃点冰淇淋,或者是去什么神秘的国度探险,总之,就想领略一下这种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

——好的,请问你为什么喜欢慵懒地躺在沙滩上。

——因为我觉得现在很累,那样就会很轻松,而且会帮我能放松下来。

——那么去异国参观对你来说,又为什么有吸引力呢?

——因为那样的话我可以遇到很多,生活中遇不到的人。然后还可以跟他们,一起学习一些东西,那样来说对我很有吸引力。

——好的,我现在澄清一下我的意图,我绝不是让你放弃目标,如果你的目标是变得很富有,那么你就去做就好了。只是如果你认为只有富足才能心满意足,那就会将很多时间浪费在痛苦中。这很令人遗憾,其实刚才你已经明确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放松,一个是冷静下来,显然如果你想让自己放松,并且冷静,现在就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比如说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或者做做瑜伽,这些活动都不是必须等到你富有以后才能进行的。

——那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现在真的很想什么都不想地躺在一个地方,放松下来。

——当然了。所以我才说你需要存钱,并且做出度假计划,只是你并非要等到足够富有之后,才能获得放松和冷静的满足感,这些触手可及。就你的其他价值而言也是同理,例如你很想品尝异国的美食,可你现在没有出国,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够实现吗?

——那我觉得,可以去周边的一些餐厅试一下,或者还可以浏览一些有关异域美食的烹饪书籍对吗?

——对,我并没有说那是一回事,我只是在强调,假如你真正看重的是品尝异国美食,你并不需要等到足够富有,然后环游世界时才能品尝到。欣赏异国的艺术风情和工艺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行动,你有什么可以去做的呢?

——可以去参加,一些类似的艺术展览吧。

——好主意,或者参观博物馆,还有附近的工业展览之类的,还有很多书籍或者上网搜索一番。

——是的,可这还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知道这很不同,我再次强调一下,如果你想去国外旅行,现在就可以攒钱并且筹划。只是,如果你真正看重的,是放松自己,品尝新鲜食物和探究不同的工艺品,其实你现在就可以行动,而不是必须要在绝望等待中度日。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你想要富有的这一目标上,还有什么事,是你在有钱以后想去做的?

——我觉得如果有了钱,大家就会高看我一眼。

——好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先假设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让别人高看一眼,对你来说很重要呢?

——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尊敬我,或者是会听我的意思。

——假设他们现在已经非常善待你,尊敬你,仰慕你,你可以去做些什么事?

——!我想我会感觉到更加轻松,或者是不必努力去讨好任何人,就可以做我自己了。

——所以其实你真正重视的事情,是做你自己成为你真实的样子。

——对,我就是想做我自己。

——好,请问你现在,能否以真实的你出现,还是必须足够富有以后才可以?

——我觉得如果有钱的话,就会容易一些。

——也许是的。但是,你确定想要等真正有钱以后,才去享受做自己的快乐吗?

——可是如果周围的人不喜欢我怎么办呢?

——所以你想要花时间,和那些因为你富有,才喜欢你的人去做朋友吗?

——不想,太虚伪。

——那么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友谊?

——我想要和那些支持我,让我可以做自己的成为朋友,能够接纳我原来的样子的人。

——很好,既然你重视的是做真实的自己,为何不在现有的关系中就开始尝试呢?问问自己,为了让我成为更加真实的自我,我现在能去做点什么事,或者说些什么话。

大家通过这个案例有没有发现,就是来咨询的这个人,她认为我必须很有钱,我才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咨询师在帮她发觉什么呢?就是你要那么多钱的目的,其实是为那几个意义服务的,你希望轻松、被别人尊重,那些东西不需要钱也可以获得,这就是真正的价值。

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就是喜欢把目标和价值混为一谈,没法区分,导致我们往往做了很多事,是朝着目标的方向在不断地努力。

但是我们根本忽略了,这个过程当中的价值,非常有启发。

大家以后在做工作的时候,你们可以经常地想想看,我做这个事有没有给我带来价值感,有没有符合我想要的那个,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6.直面恐惧,承诺行动

生活中会有恐惧fear,拆出来,代表什么呢?

fusion,f代表的是融合,就当你和那些文字想法,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恐惧。

第二个叫期待,expectation。就是你会有过多的期待给你带来恐惧。

第三个叫avoidance。就是你回避,回避负面的想法情绪,我们总想逃离那个。其实是正常的情绪,但是我们回避它。

最后一个疏离,remoteness。

我们如果不断地融合,然后不断地有过度的期待,不断地回避,不断地疏离。我们就会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你要学会直面恐惧,意味着你需要有一个意愿来解决问题。什么叫作意愿?就是你得自愿去做一些事,你愿意为此承担代价。

举个例子,开车真的很好学吗?开车其实很难学,开车比别的很多事都难得多,手脚配合什么的,到处观察。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能学会开车呢?就是因为你有意愿,你愿意为它付出努力。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会做很多事情,是你需要努力的,你需要承受代价的。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意愿没有中间地带。你要决定做一件事,你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根据你的意义去设定一个你承诺要付出代价,要去做的事,没有中间地带,就是要努力做。

所以,犯错了可以重来。因为所有的人生都是,承诺、努力、失败、再来,而不是失败、放弃,如果你失败放弃的话,你到今天连话也说不了,路也不会走。我们就是因为失败再来,再失败再来,我们才能够越来越好,这就是意愿。

三、总结

A-C-T分别代表什么呢?A是接纳内部体验,并且学会安住当下。C代表的是你要承诺,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方向。T就是采取行动。

ACT就是这三招,当你能够学会这三招,强调一下,它不是按顺序来的,而是这里边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之间帮到你,让你产生思想上的顿悟,你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改变。

随笔/恒之馨(图原创·文整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578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701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691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974评论 1 31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94评论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026评论 1 32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4,015评论 3 45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93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719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442评论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68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846评论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55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2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94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635评论 2 38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