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自制力的秘密
常言道,当下是自律者的天下。
所谓「自律者」只是擅长建构生活,好让自己不需要展现超凡意志力与自我控制力。在这里,作者举出了一个例子:在美国所有参加越战的士兵中,在越南的时候他们中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对海洛因上瘾。而当他们回到美国后,却是十个人只有一个人会有持续的毒瘾。因为回到美国后,他们便是脱离了那个环境的诱惑。因此,要养成好习惯一定要建立一个好的环境,或者说让好习惯与环境建立起链接。
短期内,我们可以用意志力压过诱惑:长久下来,我们终归是所处环境的产物。因此要戒掉坏习惯,那我们就需要减少接触会激发此恶习的提示。
综合第六章的内容,建立好习惯:让坏习惯的提示瘾而不见,而非显而易见。让好习惯的提示显而易见,让换习惯的提示瘾而不显。
08-如何让习惯变得难以抗拒
书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人类都喜欢高盐、高甜和高卡路里的食物。这个的原因居然是源于我们大脑的奖赏中枢已经大概五万年没有变化过了。因为我们的祖先花了数十万年在荒野中狩猎与采集食物,需要在不知道下一餐有没有着落时,便要尽可能多吃好多的,这是绝佳的生存策略。虽然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我们的大脑中枢还拥有着对奖赏渴望的中枢。所以,每次我们对高盐高糖高卡路里的食物的渴望,其实就是我们变得太擅长按自己的按钮。
那么需要改变这个法则的方法就是:让习惯有吸引力。一个机会愈有吸引力,形成习惯的可能性便愈大。那么我们的目标就要学会让习惯变得难以抗拒。
所有习惯共有的生物特征—— 多巴胺峰值。那么习惯就是多巴胺驱动的回馈回路。
接收奖赏时大脑里被启动的奖赏系统,跟预期奖赏时被启动的系统是同一个。
那么我们的大脑分配给想要奖赏的神经回路,远比分配给喜欢奖赏的要多。所以我们在培养好习惯的时候需要照顾到我们对奖赏的预期。这便是「诱惑捆绑」:想要做的事跟必须要做的事绑在一起。「诱惑捆绑」的这种方法也符合人类心理学理论:「普氏原则」:较高可能性的行为会强化较低可能性的行为。
我们不能做到一步登天,要形成好习惯也要一点一点来。因此,我们不妨试试「诱惑捆绑」的形式,通过「必须要的事+想要做的事」来奖赏自己一步步实现好习惯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