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认,这不是鸡汤,至少,我没励志去讲。
忙于,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
忙于,从一局游戏换到下一局开始;
忙于,从一集一集电视等待下一季;
忙于,从微信切到微博、微博切头条、头条…;
忙于,重复昨天的工作、然后等着下一份任务;
跑步,听着音乐;旅行,刷着手机;回家,打开电视;
我们,从未认真地给过大脑“独处”的空间。
假如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已经辛苦工作了五个小时,筋疲力竭却进展缓慢,你当然会建议他:
哥们儿,为何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些呢?
对方的回答是: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这像不像舍本求末的我们。
每天各种事、从大到小,忙不完的感觉,都等住要处理。
其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倒是占用我们太多时间,让我们无法注意力集中去关注那些有重要价值的事。
你有空刷朋友圈,却没空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你有空沉迷于不费脑的网剧及小说,却没空阅读经典书籍;
你有空今日头条、微博上看娱乐八卦,却没空管理横向发展身材;
所以,时间就是一片土壤,你今天在它上面中了啥,未来你就会收获啥。
层次越低的人,时间往往越花在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上。
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将时间花在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层面、心智模式、再到待人处事四个层面,才能增进个人产能,累积其他修养的本钱。
作家周冲的文章中有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各种信息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在群体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执行力越来越差,当你评价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抱怨越来越频繁,当你回想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毁灭就已经发生了。
散步的时候,就自己,不听音乐、不聊天,别说什么放空不放空自己,真正做到的也真的没几个人,可以刻意的让自己的大脑和心进行对话,譬如说:
一问:最近怎么样?现状是你要的么?那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最重要的因素阻碍了你?你的有什么解决方案么?你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二问:今天有什么收获么?最近有什么收获么?我的目标是否清晰?我今年的个人目标做到了什么样地步?什么影响了未达成部分?有什么具体的完成步骤么?
三问:我最近时间分配的合理么?我最近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最近是否结识了新的朋友?我
最近的学习计划执行的怎么样?什么影响了我的进度?什么原因让我不能持续?为什么会懒?如何控制自己不懒?计划是什么?如何确保执行下去?
对,问题要“穷尽”,才能挖到“根”。
当然,忙的反义词,不要理解为“不忙”,而是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察觉、及时迁善。
毕竟,谁也拯救不了我们自己,唯一“自己”。
后记:每天写,写够十万字,我就一周写一篇深度文章,当然,自己的知识要保持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