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主题①】你和你的朋友是如何相处的?
朋友就像是签订了一个契约,你希望从朋友那里获得了什么,你就要付出什么。
回顾你的朋友,你是如何和TA相处的?TA带给你什么支持?
一、事件:
晚上有一个俱乐部的朋友李四邀约:良清,周六晚上有空吗,来当主持人?好久没见,交通方便。
(中间我考虑很久,查线路,查行程,考虑时间安排,最终打算推了)
我:感谢李四邀请,我周六上班,赶过去来不及勒。
李四:不然即兴点评能赶上嘛?我们现在调了下时间,即兴演讲在比较后面。
(中间:……衡量一阵)
我:好呀,估计会晚点,即兴点评来得及。
二、【头脑中心】的想法:
哎呀,邀约角色来了。
怎么是李四,联合会议俱乐部角色不够?需要我出场吗?
不想去,太麻烦了
老朋友,拒绝也得理由
好吧,就当和老朋友见面
见面必聊起情感问题,不好呀
我从俱乐部起家,现在也得回去看看
三、【情绪中心】的感受:
烦躁,犹豫,平静,期待
四、【身体中心】的体验:
不看手机,大脑转动,反复衡量
五、对自己的发现&背后的信念:
我发现自己有点被动,特别是这个事,好像是推不掉应邀参加,同时决定之后却很期待这场会议到来。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模式?我想起来前两天应平台雨红的邀请当CP助教也是一样的模式,先推,后应邀,再期待,最后收获满满。
有人请我吃东西,我会先拒绝,推不掉,反而也很享受。好像有点贱呀。
我觉得当别人有需要或当我能够凸显价值时,我愿意主动起来。
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救世主的角色,难道很好玩吗?况且自己也不是一个救世主。就不能够主动呈现自己的价值吗?(我认为:什么时候才有价值?当别人需要时)
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在上面的案例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主动,反而更加的被动。(信念局限了,我是在喜欢的频道上主动,我应该在目标的方向上更主动为好)
时间:谢良清,2021/6/22→2021/07/25
【觉察主题②】你/我/他,说这句话,做这件事的动机/需求是什么?分析写1条
每句话背后都有信念,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当你能够觉察时,你就能真正懂TA。
李四:我是H店的李四,那个现在线上点评还有这些目前我在接替。(动机:现在我接手这块,以后有事我来对接。需求:请告诉我具体怎么做?)
我:哇哦,你很优秀啊。(动机:肯定一下。)
我:内容没问题,明天有空的话,到时跟你沟通聊一聊。(动机:现在不想对接。需求:明天再说。)
我:郭总现在让你负责这一块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