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6|论语|在困境中保持善良,并且要一起翻越它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l论语·卫灵公》

孔子在陈国粮食也断绝了,随从的人都得病了,不能起来了。子路很愤怒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这样的穷困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当然也有穷困的境遇,小人在穷困的境遇中就胡作非为了。”

孔子因为和卫灵公的价值观不同而离开了卫国,但是到了陈国又没有粮食了,这么多的学生跟着孔子都没饭吃了,孔子和学生们就陷入了一场困境。在这样的困境里就会有像子路这样性格直爽,有脾气的学生,怒气冲冲地找到了孔子,说我们也太穷了,这样的生活还算是一个君子吗?怎么连饭都吃不饱了?

首先要确认一个事儿,君子会经历这些穷困的时候吗?孔子的回答是当然会。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贫穷,那些委屈,那些被瞧不起的时候,那这个人就没什么故事儿了。就像苏东坡,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年人物中影响力如此巨大的人?因为他不仅有才华,他的诗词全部来自于自己的最困难的时候的经历,苏东坡自己说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就是他人生中三次被贬下去后所待的地方,也就是人生中的三个低谷时期,也就是孔子他们口中的穷。在苏东坡身上还不止一次,有三次重大的穷困时期。还有的人是在小时候就经历过了一些重大的事情,比如像六祖慧能,从小就穷,吃不饱饭,自己砍柴来卖。类似的人有许多,不只是政客、学者、还有商人、工人、农民等都是一样的,人人都会经历,不管你是君子还是普通人,君子经历的可能会更大的困境。

由此而来,孔子说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儿,在困境中君子和小人就能看得出差别了,君子能够保持自己的善良,虽然不能养活很多了,但是至少不会去害人,哪怕受到了诽谤、嘲笑,被他人伤害了也不会去想着报复,而小人的行为孔子认为就会像洪水决堤一样,无法控制人性中的贪婪,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能够做得出来,没有底线了。这样一来,困境就是一面镜子,能够分辨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能够看出是君子还是小人。

所以困难对一个人特别重要,在困境中可以历练自己的品行。我觉得企业也应该是如此,读过一篇稻盛和夫在中国的发言稿《把困境当作企业再发展的飞跃台》其实讲的就是和孔子这些内容是一个意思的,当困难来临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如果一个企业的人从来没有在一起去经历过困境,没有把自己投入到组织中去,这样的组织不管人多人少都是脆弱的,经不起风浪的,必然也是走不远的。所以困境也是对一个组织的考验和历练,包括家庭也是一个组织。我们企业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困难,因为还比较渺小,但肯定会遇到,我们会遇到瓶颈,在组织更加壮大的路上没那么顺畅吧。其实困境也能够历练一下企业的肌肉。现在城市资产的更新正在一个巨大的困境中,我们愿意杀入这片市场我觉得自己也真是够勇敢的,目前的商业形态不是很受老百姓喜欢,电商的兴起让线下的商业环境不是很好,商业房产的价格又居高不下,这样的境遇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鼓励自己多做一些实事,在困境中强大组织的力量,打磨自己,让我们的企业能够经历更大的风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