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翻阅了这本书。

购买的时候是被星辰封面和“天体物理学”所吸引的。而且我也一直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创造了人类?无神论和神创论到底有无标准答案?(好奇脸)

一直很欣赏学物理和数学好的小伙伴,总觉得他们的脑袋瓜子与常人不一样。

很喜欢封面上这句话“再忙,也要记得仰望星空,认识宇宙,就是重新认识自己”。

为什么有很多人会选择旅行去调整心情或者开启新生活,就是因为旅行可以让他们看到人生百态,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世界板块,看看别人的生活再回归本我。世界这么大,每天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原来差异性和多样化会有这么大,惊而发现自己很渺小。胸襟应该跟世界跟宇宙一样,辣么大。

书中说是“写给每一位地球人的宇宙通识读物”,浏览下来,发现书中还是有大量专业术语的。比如“这种从夸克到强子的转变很快形成了质子和中子,以及其他不为人所熟悉的重粒子。”

———感觉回到了高中,作为一个高中物理稳考53分的文科生,我觉得我要从大框架去领会“物理”。

书中说,宇宙本来没有义务让我们理解,但我也有权知道!我们这些生活在暗淡蓝点一般的地球上的人,看起来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又是能够理解宇宙的一种生命。

1光年=10万亿千米,距离地球4光年距离外有一颗跟地球很类似的行星。

地球与太阳距离不多不少,不冷不热,刚刚好,为“金发女孩区域”(出自童话《金发女孩和三只熊》)

开尔文是一种温度单位。

氦是元素周期表里第一个也是唯一在地球以外被发现的元素。

木卫一(木星的一颗卫星)是太阳系中火山最活跃的地方。

零零碎碎记了一些知识点。

书中有描述元素周期表和太阳系各卫星等等的功能和范畴。介绍了各自德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我真是不禁感慨德国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发展得挺好的,怪不得碰见的德国人如此严谨严格刻板无趣。

书中的小标题都还蛮有趣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知道与不知道,书中有段话很搞笑。

“不知道”才是科学家的自然心态,那些相信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既没有寻找更没有看过宇宙中已知和未知的界限。

通俗来说就是“别以为你自己知道得多,你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灰~”

书里面我没有找到无神论和神创论的答案。

但是书中让我了解宇宙视角的重要性。

宇宙视角是谦逊的,带给我们无限的好奇心。宇宙视角也是宽广的,可以放大眼界心界,无限缩小郁闷烦忧。

宇宙视角来自科学的前沿,但它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独占的,它属于每个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