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只要是为人父母,都会陷入教育焦虑,教育内卷中,加上新的教育政策:双减政策,使家庭教育又面临新的挑战。
不仅感叹,家长应该是365行中最难的职业吧!
做为家长的我,看了不少教育书,但时常有“打开书了然,关上书茫然”的无措感。
很多方法在实施时就会感觉困难重重,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今天有幸遇到了《集爱研究院智慧家长课堂》,在一个多小时的听课中,有感悟、有收获。
主讲陈君老师课程讲解生动,条理清晰,虽然刚听了第一课时,感觉实操性较强。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进行内化与分享。
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课前的热身环节,陈老师给出一组没有任何关联的词语,给听课的家长一分钟记忆,一分钟很快过去,大家觉得记忆很难。
于是,陈老师用肢体语言带着大家记忆:用手托着一个东西,大家想到了那组词中的篮球,陈老师把手往天上扔,说砸到了天上的,大家想到词组中的飞机……
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很快记住了这组词。
从这个活动中,我理解了孩子在学习中背东西困难的原因,是没有把知识形成体系,进行联想记忆,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期待后面课程更详细的讲解。
2.学习习惯:
陈老师在这部分讲到如何做到
“一学就会,一做就对”。那就是专注力。
孩子专注力在眼睛和手上。她举了很多孩子一个共性问题:学习的房间和书桌乱,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改变这个问题:
帮助小学生的方法:
去除眼睛干扰:收拾桌面,让桌面空无一物,分出预备区和学习区,桌面只放正在写的作业,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受干扰。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时可以用和家长比赛的方法进行,让孩子体会到过程的快乐,家长适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能加深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因为着急就包办帮助孩子收拾整理,这样会破坏合理边界。
给孩子定的标准不宜过高,让孩子能够到。
做完这些一定要复盘,对孩子进行言之有物的鼓励和表扬。
反省我平时和孩子的互动,前面几点基本做到,但复盘却做得不好,缺少了鼓励和肯定,也导致孩子犯重复错误。
帮助初高中生的方法:
教会孩子桌面分区,排除眼睛干扰。
简化文具,和孩子商量,每次学习时只用一支笔,用简单功能的笔,排除手的干扰。
让目标可视化,做完作业在清单上打勾,使孩子在不断打勾中体会到有序完成一项项任务的成就感。
这一条我深有体会,从女儿小学3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她每次作业前写计划,完成一项勾一项,到现在她已上初一,这个习惯已成为她自发的习惯,作业前,一定会先写出计划,完成一项勾一项。
相信这个好习惯对孩子学习有帮助,也会让她受益终生。
3.有效沟通。
陈老师讲到的每点,都是很多家长焦虑与无措的日常点滴。
如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欣然接受,真的很难。
网络上时常出现的“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视频,大家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有很多无奈。
陈老师提到了动力、兴趣、热情与外在反馈有关联,给予孩子正向思维。
如,看见孩子学习拖拉磨蹭时,首先家长要调整好情绪,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说:“来,快点写。”
让孩子在你的语气中感受到的是家长的平静与关爱,而不是急躁、烦躁、愤怒。
孩子在你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的是鼓励,就会欣然接受。
写在最后:
家庭教育没有必杀技只有组合拳,
做一个学习型家长,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这是榜样的力量。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会事半功倍。
在有效沟通中避免高、大、丑:高声大气和因急躁而丑陋的面部表情。
做一个理智的家长,首先学会管理好情绪,陈老师特别强调:情绪是通过认知改变的,认知到位情绪就能合理到位。
我认识到:只有平静地沟通,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孩子才能产生幸福感,并乐意接受家长的建议学习。
家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改进的职业。
通过学习,我相信我们都在成为智慧家长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