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几年前花了那么多时间读的书,从现在的结果上看,基本是白读了。
今天能从书中看到的价值,过去不曾看不到;
过去在书中看到的东西,今天也基本记不得;
陷入这种困惑和迷茫是因为感觉效率太低,自己的付出没有达到预期收获。
记得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似乎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划线或者摘抄。
那些摘抄下来的名言警句,用现在的流行语理解应该就是: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看身边的人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听过的讲座,看过的书都基本忘光。自己也就从来不去怀疑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大家说: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了。
现在看来,这个结论多么荒谬:我记不住书中的每个字不要紧,可是我连作者说了什么也记不得啊!怎么可能用内化就这样随便解释呢?
其实,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忘不掉的。
那么,曾经经典的学习方法:阅读+划线/摘抄的读书方法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这种原始的学习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再去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
科学研究表明:这种记忆一个个孤立知识点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事实上,大脑擅长的记忆,是将新信息与旧经验进行联系。换句话说,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把需要记忆的知识放到原本熟悉的场景当中去运用。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这样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理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
但却是买椟还珠,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在得到专栏里有一个节目,《成甲说书》的作者成甲,在今年出过一本书《好好学习》,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学习方法,据说是国内最会学习牛人之一,他提倡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
罗振宇和万维钢老师在得到知识专栏都多次提倡要把新的知识缝合到自己原有知识网络里,让它们建立联系。李笑来老师也提出: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英语。学习的本质在于把一个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应用在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发现。
当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运用,也同时扩大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学习就形成了自我迭代,产生复利效应。
这样原有的知识都将为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我们都希望读完书获得新知识,因此不断快步向前去获取更多、更多……
古人早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