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二二】
僧无称“郎”之理,而北魏谚云:“支郎眼中黄,形躯似智囊。”是僧可称“郎”之一证。魏有三高僧:支谦、支谅、支谶也。
郎,音láng,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后来使用广泛,在对人的称呼上比较多。1、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3、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4、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后亦转指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5、姓。按:本条诗话“僧无称‘郎’之理”的说法,实际上仅从“郎”是丈夫或情人的称呼上来理解的,忽视了郎还有其他的含义,是不正确的。
北魏(386—534),也称“拓跋魏”、“元魏”,朝代名,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即道武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永熙三年(534),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宣告结束。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支谦(生卒年不详,生活在三国时期),又名支越,字恭明。本月氏人,其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随之俱来。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东汉末,迁居吴地。因聪明超众,时人称为“智囊”。吴主孙权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从吴主孙权黄武二年223到孙亮建兴二年(253),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亮(生卒年不详),支谶的弟子。传承为“支谶—支亮—支谦”。
支谶,即支娄迦谶,简称支谶,中国东汉僧人,本是月氏国人。佛经译师。东汉桓帝(132—168)末年到洛阳,于汉灵帝(157—189)时翻译《道行般若经》、《兜沙经》等,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
魏国,(213—266),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