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闺智部•集哲卷•0936王珪母•识英辨雄

译文

王珪隐居的时候,和房玄龄杜如晦关系很好。

王珪的母亲李氏就要求王珪,说:“你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是不知道你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你把他们请到家里吃顿饭吧。”

王珪就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请到家中,好酒好肉的伺候着,宾主尽欢。李氏则暗中观察。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李氏高兴地说:“这两位先生都是王佐之才啊,你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这个故事出自《新唐书》。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王珪的妻子卖掉自己的头发招待客人,她看到王珪的朋友都是相貌不凡的人,尤其是坐在末座的那个扎胡子的年轻人,说:“你们以后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就是这个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杜甫还为这件事写过诗。

原文

王珪始隐居时,与房、杜善。母李氏尝曰:“儿必贵,然未知所与游者何许人,试与偕来。”

会玄龄等过其家,李窥见,大惊。敕具酒食,尽欢。

喜曰:“二客公辅才,尔贵不疑。”见《新唐书》。

一说,珪妻剪发供客,窥坐上数公皆英俊,末及最少年虬髯者,曰:“汝等成名,皆因此人。”少年乃太宗也,杜子美有诗纪其事。

王珪:唐朝宰相,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王僧辩的孙子,封永宁郡公。隋朝时期,因为收人牵连,所以隐居。

房、杜:即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俩都是唐朝宰相。有房谋杜断的成语,说的就是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

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杜子美:即杜甫,字子美,诗圣。冯梦龙说的这首诗应该是指《送重表侄王砅(li,四声,力)评事使南海》。

按照王珪的履历来说,第二个故事似乎有点问题。

因为王珪是李建成的心腹,在杨文干事件之后,他就被贬谪了。唐太宗登基以后就将王珪召回了,并且委以重任了。

如果,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那王珪也太可怕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