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颂》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碑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记载封龙山、三公山、灵山原为常年典礼的神山,后因战乱暂停祭祀,东汉延熹七年又恢复典祀之事。碑文叙事简洁,体现了汉人质朴而高古的文风。拓本纵160cm,横92cm,隶书,15行,行26字。无额无穿。原在河北省元氏县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元氏县知县、著名经学大师刘宝楠在山下访得此碑,大加叹服,命人移至城内薛文清祠。据传移置时运工嫌其重欲截为二,凿时碑裂成4块,虽经嵌合,裂纹依然可见。此碑原石现存何处不详,传世清初拓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前人对此碑的书法评价很高。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大气、质朴、古雅是《封龙山颂》的独特魅力。
《封龙山颂》的整体气息应该是雄浑大气的,书写者的浩荡磅礴之气灌注于笔端,使通篇的气势古健雄伟,大气磅礴,不可摇撼,震慑人心。虽为碑刻,但其宽博的结体、雄强的点画内蕴、线条的强烈动感以及点画的内在张力似乎已经超越了碑刻的界限,把动与静、收与放、含蓄与雄强、俊美与粗犷、大方泼辣与规矩法度等诸多对立的矛盾统一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阳刚之美。
《封龙山颂》刻立之时是汉代隶书发展的黄金时期,京城繁华地带,书风已经稍显轻靡。而常山国封龙山一带,较之繁华的洛阳、长安京城地区相对偏僻,其书风质朴无华,毫无藻饰之感。意态率真自然,每个字似信手拈来,而又浑然天成;仪态拙朴无华而又洒脱不羁,是谓“无意于佳乃佳”。
此碑点画刚劲有力,“努如直槊,勒若横钉”,沉着但不迟滞,奔放却不靡弱。且此碑的超然之处在于苍劲而不圆熟,雄强而不粗疏,“以峭激蕴纾余,以倔强寓款婉”,熔沉郁与温醇于一炉。虽然用笔势奇力强,古朴深邃,但能给人以简静冲和之感,丝毫不涉“野气”。然而,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对于起笔与收笔往往比较认真,而对于笔画的中间部分容易忽略,草草过场,甚至怎样运笔都不甚了了。暴露出来的毛病是线条中间一段绵软无力,后来询问周老师,老师强调说在运笔过程中始终要万毫齐力,增大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
此碑的线条瘦硬,初学者的我往往在注意了行笔的力量显现之后,因笔力不够,仅注意到瘦的一面,却达不到硬的效果,这样,在线条表现上就很细,不知道如何在中锋运笔的同时,笔画强劲粗壮,感觉上就显得线条薄弱。
有人说“古到深处便是新”,这话很有道理。 如果说书法是传统的艺术,以中国文字为载体的表现艺术,那么艺术的书法,包括两个要素,即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也离不开艺术审美性,二者尤为重要!
书法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是长期不断学习,不懈奋斗的事儿,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多看、多悟、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