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齐物论》里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先倒过来翻译:“非我无所取”-当你迷恋上一个人时,你迷恋的从来不是那个人,而是你理想中自己的样子,是在她身上的投影。你是不是经常焦虑纠结?而她,却自在洒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生命力不足?而她,做什么事都充满热情,你迷恋的是你渴望成为却又没能成为的那个“我”,你只是想从“彼”的身上,取回对“我”的幻想,但这里面有个残酷的悖论:你越是执着于从外部寻找自己,你真实的自我就会越被忽略,你花在别人身上的精力越多,自己的世界就越荒凉。
“非彼无我”-它说的是,这世界上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只有在和“彼”,也就是别人的对比与参照中,才能建立“我”的概念,所以,反过来说,当你自己活成了别人倾慕的“彼”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会成为人人迷恋的对象,你无意成为任何人的彼岸,但你在哪里,岸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