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创作心态:静
世界如此浮躁,你能真正的静下来吗?
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望而生畏的。幼时,我对王阳明“格竹”是不屑的,认为他很傻很天真。现在的我却对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他到底有没有收获?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七日格竹,每天盯着一棵竹子冥想,日夜无休,没有wifi,没有手机......
这与道家的“斋心”和“坐忘”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实这一点也不玄乎,不是我们想的什么得道成仙,立地成佛。“斋心”也就是要排除心中一切对艺术有干扰的事物,让你的心完全静下来。
《庄子.达生》中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正是道家用来论证此道理的。从前有一个大神叫梓木,他做的乐器鐻常常令人赞叹,佩服。后来在鲁侯的采访下,他才透露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斋戒七天,从而一步步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创作”。
《大学》开篇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儒家也认为要定,静,安和虑,然后才能有所得。它们都认为要有一颗宁静之心。
然而“宁静之心”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是真的很难。每天早上我会信心满满地给自己设置很多小目标,而每天晚上我都会捶足顿胸,懊悔万分。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原因是做事情的时候心还是不够静,不能抗拒外在诱惑。我们总是喜欢盲目跟风从众,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
写作也是同样,一定要把心静下来,切忌浮躁。
02 创作方法:“实践”
我们早已把标题新颖、紧扣主题、文末升华、注重细节和观察生活等等这些写作方法熟记于心。但是没用,写作不是用嘴巴念叨念叨,,而是要真的付出实际行动。
《庖丁解牛》给了我们四个字的启示:“孰能生巧”
苏轼在《与侄书》中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轼的这段话,阐述了实践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不断否定的过程,反对人们自作聪明,沾沾自喜和唯我独尊。否定自己才能去成长,可能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大智若愚”。
03 创作境界:虚无自由
看过很多书中都提到道家的境界是“合乎自然”、“以天合天”、“自由自在”等等,这些现在的我可能都揣摩不透。
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太在乎目的你的作品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道家提倡还作家自由、自在和自我,后来的“竹林七贤”真正的做到了“自由”的创作。
道家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音美之极为无声,象美之至为无形)这一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一段描写美人的段落:“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此段中对于人物没有正面的描写,但是读者亦能想象她的美,这正是此文绝妙之处。
《红楼梦》整部小说就是在试图把“真、善、美”统一起来,但是结果却是美的幻灭过程,得美则不能得善。真正能统一“真善美”的恐怕只有宗教。
所以道家提倡的“以虚写实”、“自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需慢慢参透。
04 创作理念:言象意
众所周知,《庄子》中大部分寓言故事都是我们伟大的作家庄子大人的“想象”。
道家认为“言不及意”,官方话语解释是:“语言和意义的矛盾是根本性的,因为最根本的道理是超越语言的,不能用语言表达和领会。”
这不由让我想起一个冷笑话:
美术课上,老师指着一张空白纸问学生:“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报告老师,牛吃草。”“草呢?”“吃完啦。”“牛呢?”“吃饱啦,就回家了。”
哈,这可能是我见过最“传神”的一个作品。当然,中国古代渊博的道家哲学大家们咋能和小学生相提并论。于是有了“言象意”这一创作方法,“象”即寓言,“言象意”即是通过寓言故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给人启迪,和西方的《伊索寓言》有极大相似度。
这也是《庄子》流传于世,为人称道的原因之一。
道家虽未曾像儒家一样正面阐述过自己的文论,但也从它的哲学思想中反映了出来。
我推崇道家的“静”和“非功利化”的态度。创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很高的层面,如果任何时候我们总是抱着功利化的态度去做任何事情,因为一点小事沾沾自喜或者是垂头丧气,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人生尝过酸甜苦辣百味后,就会明白:世上那些了不起的事,大多是由耐心堆积而成。耐心,意味着经得起眼前的诱惑,耐得住当下的寂寞。耐心不是外在压抑,而是内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