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常是这样的,想像很丰满,而现实太骨感。
其实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汪霞就发现,现实中的通林与想像中的通林完全不一样。现实中的通林缺乏文化的底蕴,俩人热烈的交谈的时候几乎没有过。从没谈过恋爱的汪霞感觉不太开心,却又说不出通林哪里不好。通林一家人都喜欢打麻将(这是汪霞从没有玩过的一种玩法,汪霞因此也学会了,但是并不太喜欢,甚至有时候感觉有点烦。)另一方面,通林极尽自己的时间陪着汪霞去拍夕阳、去追晨雾。甚至初春时节,一起在河边去寻找柳树萌芽……女孩子恋爱中,其实是一种寻“父”的过程,会潜意识中将对方比拟成能保护自己照顾自己包容自己内心小孩的“父亲”。尤其在汪霞成长过程中,父亲其实一直承担了保护的角色,虽居住在郊外,河边山野却是不能独自去玩的,一定要父亲带领下才行。所以,恋爱中的汪霞常常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同时,孩童时代的通林强大能干的父亲形象一直潜藏在汪霞内心深处,虎父无犬子呀,谚语不是一直这样说的吗?于是,尽管汪霞心有不甘,却还是在一年后与通林结婚了。
两个太年轻的人,从没有离开过父母生活,都是属于被父母照顾得太好的,所以生活能力都不行。通林好一些,毕竟早工作两年,会生炉子,并渐渐学会了做饭和炒菜,小日子过得也还快乐。但是通林贪玩,常常去打麻将,一夜一夜的。汪霞常常一人在家守着一条狗狗,两只猫猫,几只小鸡看书写字等通林。日子也还自由。
在部队待了两年,东俊就复员回来了。不愿意回到原来的单位,于是进了父亲安排的另一个单位。工作平平淡淡,圈子小谈恋爱也不太顺,匆匆找了一位也结婚了。结婚不久儿子就呱呱坠地。虽妻子不太令东俊满意,不过,在独生子女时代,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这头功当然是妻子的。
汪霞肚子迟迟不见动静,婆婆急得不行,旁敲侧击的,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长大的汪霞只好不情不愿的怀孕了。通林依然贪玩着,完全没有因为汪霞怀孕而变换到准爸爸角色。那段时间又迷恋上了网球,常常怀孕的汪霞饿得胃剧痛时,他还未回到家做饭,不会做饭的汪霞除了流泪就是流泪,后悔得不行。怀孕的女人所呈现的现象都不一样的。汪霞是不能吃任何肉或蛋类或牛奶,总之一切有营养的东西,只能吃白面条和清菜,因此常常感觉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饿,巨饿,从没有如此地饿感过。每天要吃六顿光面条或饼干。见到什么都拼命往嘴里塞。而通林依然每天下班打网球,天天很晚才能回到家,甚至记忆中,通林都没有陪汪霞散过一次步……
终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汪霞经过痛苦的过程顺产了女儿。小生命的来临让汪霞母性大发,从看见女儿第一眼开始,那柔软的小身体、卷曲着的稀疏的头发、白白肉肉的小脸、紧握小手,仿佛一夜之间,汪霞就成长了,这个小生命来自于自己的体内,真真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但又比自己身上的任何一块肉都让自己痛惜不已。每每到了喂奶的时间(那时候还不是母婴同室),汪霞都拖着生产时被剪开会阴的身体,慢慢地走过长长的廊去喂女儿,每当将女儿抱在怀中,那满满的爱怜充盈着内心,久久不舍得交给护士。喂完奶,才感觉痛得无法行走。好不容易盼到了出院的日子,想着就能与女儿时时待在一起了,汪霞忍住痛,下床将东西收拾起来,而通林去单位要车去了。上车时姐妹们陪着帮拿东西,下车时,通林居然叫汪霞自己抱着孩子,自己提东西跟在后面,拒绝了师傅想要帮忙的心意。汪霞困难地抱着近十斤的孩子,一步步走着准备上楼,还好遇到邻居帮把孩子抱上楼去。进得公婆准备好的坐月子的房间,只有公公在,窗户开得大大的,正是寒冬的二月,寒风呼呼地吹着,而这间房是朝北的。公公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看见邻居帮抱着孩子与汪霞一同进来,只唉哟,回来了?打着招呼,却不知道赶紧去关下窗户,邻居把孩子放下,赶紧又去关窗,汪霞心里闷闷的,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东俊因为自己妈妈早年去世,儿子生下后,只好在老婆家里坐月子了。岳父岳母也因为女儿生了一个儿子而兴高彩列的,指使东俊做这做那,做得不好还要责骂一番,东俊因为儿子的到来,虽心里不痛快,也只能忍着。而老婆也常常苛责他,他委曲却又不能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