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文化月”极光文学系列特别节目:清唱剧《铁汉金钉》赏析

极光文学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顾月华(整理与总结)

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晚上,由顾月华策划、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皇后区图书馆新移民服务部联合举办,以陈曦、纽约桃花、南希和顾月华为主的工作团队,在云会隆重推出:极光系列的第十六道极光讲座——为美国“亚太文化月”特别安排的专题节目:清唱剧《铁汉金钉》的音乐欣赏讲座。

音乐讲座由应帆主持。应帆是1998年于中国科大自动化系研究生毕业,同年赴美康奈尔大学深造,2000年取得机械和航天工程系硕士学位,此后谋生于纽约。9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并于2003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女知秋》。目前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并长期担任网络文学月刊《新语丝》编辑。

首先,应帆介绍了这场音乐会的历史背景。

主持人应帆娓娓道来。这是一段150年前华工修建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故事。从1865年开始,我们知道那是废奴制度的开始;林肯总统也是在1865年被暗杀,当时在美国还有轰轰烈烈的各种其他事情在发生,这个太平洋铁路的建筑就是其中一件大事情。

太平洋铁路建筑在1864年开始。他们当时主要雇用爱尔兰裔的劳工。但此段铁路的西段工程难度极大,进展缓慢。当时工地上有21位中国劳工,然后到1865年,他们找不到的足够的劳工,然后他们觉得中国人特别的勤奋,他们就又召集了50个华工。他们发现,华工吃苦耐劳并且工效很高,于是决定大量从中国南方农村征召契约华工到美国修铁路,这就是历史上俗称“卖猪仔出洋去金山”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中国劳工来到加州加入了这个铁路的建设,大概到1867年两年之后,就是说太平洋铁路工地大概21000名劳工里面,有90%都是中国劳工。按照斯坦福大学这个研究项目介绍的这段历史,中国劳工当时(1864年)每月能挣到的钱是26美元,然后他们一周要工作6天。他们也遭遇了很多事情,比如说遭遇一场大雪崩——这个在清唱剧里描写了;他们在1867年的6月还曾经发起一个8天的罢工,虽然这个罢工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最后他们工作的情形和相关待遇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12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历史系教授和一位英文系教授,发起了这个“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项目”。这个音乐剧就是这个项目委托制作的。150多年前,太平洋铁路工程有21000名工人,其中90%是中国华工,然后他们一共铺设了1776英里的铁轨,这项工程当时耗资6000万美元,按照今天来算,大概相当于耗资12亿美元,或者更多。

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铁路通车,大大的缩短了交通时间。在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前,从东部纽约坐马车到西部旧金山,路上要走六个月。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大大促进了经济往来和社会发展,是美国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崛起的重要因素。但是在5月这个“亚太文化月”,另外一点也是必须说的,就是从去年新冠病毒以来,美国社会某些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其实有一个很久的历史渊源,也与修建这条铁路有关。说到修建这个铁路让美国发生了十大改变,包括它的交通便利和经济发展,但是也曾加重了种族间的冲突。因1869年到1883年这个铁路建设完了以后,大量的华工很显然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来美国以后,就留在了美国;大量留下的华工都是价廉物美的劳动力,很多美国人认为这对他们的工作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到1883年开始,全美各地有很多人参与,推动这个“排华法案”通过。“排华法案”一直到1943年日本介入“二战”,因为美国要联合中国对抗日本,才终于把这个法案逐步的修改取消。所以,今天这个音乐讲座特别有纪念意义,她无疑会告诉我们很多历史故事。

由于本次活动主要是欣赏《铁汉金钉》清唱剧,所以由剧本与词作者苏炜担任主讲人,由耶鲁华人合唱团的音乐指导和排练指挥陆成东担任嘉宾。

苏炜是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耶鲁东亚系中文项目负责人。文 革中曾下乡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1968-1978)。1978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赴美留学,获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后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86年回国工作,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0年后定居美国。曾出版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迷谷》、《米调》和《磨坊的故事》;短篇小说集《远行人》,学术随笔集《西洋镜语》,散文集《独自面对》、《站在耶鲁讲台上》、《走进耶鲁》、,《天涯晚笛》,,交响叙事合唱——知青组歌《岁月甘泉》歌词,歌剧剧本《铁汉金钉》、古体诗词集《衮雪庐诗稿》等。

《铁汉金钉》剧本创作的过程,到这个音乐清唱剧的成功,要从1984年加州的一场酒会说起。

关于这个酒会带来的影响和结果,我们必须依据2019年9月14日“韦博文化”上,有一篇作者为Yu Cao的文章,报导了它的由来。

1984年,在加州澄县政府代表美国政府举办的一场酒会上,加州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见证了澄县政府第一次以政府的官方身份,肯定了百年前华工的历史功绩,这让这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开始关注起那段被岁月尘埃掩埋多时的华工先人历史。

后来,他到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纽约的美国华人博物馆等地到处查询资料。没过两年,他便完成了一部舞台剧的写作,并以那场酒会的名字命名——《铁汉金钉》。

2012年,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少书(Gordan Chang)和英文系教授费雪金(Shelley Fishkin)发起了“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项目”。

2013年,同在加州的张少书教授与指挥蔡金冬在一场讨论中,萌发了要将铁路华工的故事用音乐呈现的想法,他们开始策划一次六年之后的历史与音乐的碰撞,以此纪念北美太平洋铁路合轨150周年。很快,他们联系到了《铁汉金钉》剧本作者,一拍即合,决定将已有的剧本改编为交响清唱剧的形式,便于搬上舞台,向大众传播。此时,当年的那个留学生已辗转定居在美国东海岸,已是耶鲁大学教授,他的名字叫苏炜。

苏炜本是广东人,他的母亲家乡更直接是侨乡——开平的,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人大都是他的同乡前辈。所以他在这部清唱剧的歌词里,放进了很多家乡的元素,如以粤语唱的“苦力号子”和童谣“月光光”贯穿全剧,包含了很深的乡土与故土情结。

苏炜与张少华见面后,他将“苦力号子”的调子哼给张少书教授听时竟得到了共鸣,因为张教授的祖先当年就是华工,他从祖父和曾祖父那里听到过这个“苦力号子”。童谣“月光光”也是如此,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广东华裔会唱,这个不是普通的巧合,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一个结晶。

历史资料是真实而严酷的。苏炜读到的史料里,塞拉岭大雪崩后把华工工棚全部掩埋,也无法搜救,直到第二年初夏雪化后才能找到压塌掩埋的工棚,那时候,几十名华工的尸首已变成了干尸。——这些史实令人动容,现在他每次读到“大雪崩”中的这段歌词,还会忍不住落泪:

用肩膀扛起的桥梁

用骨肉托起的车轮

用贱命铺出的铁轨

被风雪埋葬的腰身

——交响清唱剧《铁汉金钉》第七乐章“大雪崩”选段

据这篇文章的讲述,在苏炜心中,华工先人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敢于排除万难而举重若轻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捧着《铁汉金钉》剧本,苏炜说道:“150年前超过两万名的华工在如此艰难的条件可以凭一双赤手修筑太平洋铁路,我们今天更应该以这种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不负于今天的时代。这是我在写作《铁汉金钉》时内心回响的声音,也是我可以传递给观众和当代年青人的一缕历史阳光和现实能量吧。”

这篇创作过程的记录中,还记录了2018年,在蔡金冬先生的争取下,著名华裔作曲家普利茨奖获得者周龙正式加入了创作团队。

据百度的介绍,周龙出生于1953年,被国际公认为创作出了融合了中西审美理念和音乐元素的独特音乐作品。在纽约担任了二十余年的富有创造性的“来自中国的音乐”系列的音乐总监后,他在1999年被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人联合协会授予著名的创意设计奖。周龙的作品曾获普利策音乐奖,已经被各大公司BIS,EMI,CRI,Teldec (1999年获格莱美奖), Cala, Delos,Avant和中国录音公司录制成唱片发行。他的音乐作品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独家发行。艺术与文字研究学会曾指出:与很多在文化之间进行创作的作曲者不同,周龙寻找到了一条曲折的、严峻而又合理的能够巩固其音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道路,这使得他可以引人注目又畅然地同时表达他作为一个西方音乐的作曲者的经历,和他自身与生俱来的可观的中国认知。他和他的同为著名作曲家的夫人陈怡,被誉为当今音乐界的“半壁江山”,並不为过。

音乐总监蔡金冬指挥曾和作曲家周龙一起,一同走访了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的北美太平洋铁路博物馆。工作人员坚称华工的历史没有任何正式的记载,此言大大刺激了周龙的情感。周龙当时已有不少委约作品,但经过对这段被长期忽略的华工历史的了解后,他坚定了创作大型交响清唱剧《铁汉金钉》的决心。

蔡金冬作为统筹者,对这个创作团队非常有信心,认为这正是最佳组合。周龙以融汇东西方审美和音乐元素见长,他很快领会了苏炜剧本中的提示。他的作曲手记中同样饱含深情和激情。

 

今天,我们极光文学系列非常荣幸地展现这件他们最终完成的作品。清唱剧将由一支八十人编制的交响乐团、一百三十余人的合唱团、五位独唱演员和两个中国乐器来演绎。

在荧屏上,词作者苏炜首先出示他手上一张大气精致的请帖,上面有“铁汉金钉”四个金字。这字写得很漂亮,现在看来应该算是一件历史文物-——原来这是1984年,他在UCLA当研究生的时候,加州的Orange County就是澄县政府举行的酒会发的很正式的一个请帖,上面有当时加州州长的和州政府发来的嘉奖公文信。这是美国政府在当时——即在太平洋铁路落成125周年之时,第一次以政府官方的形式,来肯定华工125年以前对修建太平洋铁路所做出的非凡贡献。而在过去的125年之间,这段华工参与的历史完全被抹杀。修筑铁路的华工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本官方的历史书上。围绕这个太平洋铁路修建的伟大工程,却完全抹杀了华工的血汗功劳,当时苏炜第一次读到这段真实的历史,非常受到震撼。

苏炜在拿到了加州大学的硕士以后,当时哈佛大学刚好请他去当访问学者,担任哈佛傅高义教授的研究助理。他就利用那段时间——1985到1986年,在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和纽约的华侨博物馆搜集材料,在1986年他写成了一部歌剧和舞台剧的剧本,剧本就用了“铁汉金钉”这个名字。

本次极光文学第十六次讲座的嘉宾,是耶鲁华人合唱团指挥陆成东先生。他在整个清唱剧《铁汉金钉》的创作过程中,从为歌词和谱曲提供建议到最后整个演出的合唱排练和协调,都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陆成东早年曾接受数年专业音乐教育。后多次参与了作曲、乐队及合唱指挥以及音乐会和演出的制作。他是耶鲁华人合唱团和康州康华合唱团的发起人之一。过去十几年来,一直担任耶鲁华人合唱团的指挥。他目前是耶鲁大学医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的技术与系统开发副主任。

陆成东在音乐会视频放映之前,非常简单扼要地把这个作品的概况串了一下,让大家可以知道:他们将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个作品共有9个乐章,除了序曲和尾声之外,中间有7个乐章。序曲和尾声是配乐朗诵,是男低音配乐朗诵,以英文介绍“铁汉金钉”的背景,就是这个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背景,以及合龙大典的一些史实。它是有贯穿剧情的,有4个乐章讲述具体的人物故事;非情景描述的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八乐章,有剧情的是第五、第六、第七乐章。全剧以音乐的形式加上乐队和合唱,来描述的海浪、闪电、开山劈岭、暴风雪、雪崩、思念、死亡、感叹、感恩和对话,包括中外的对话,母子的隔洋对话,火车的轰鸣,庆典的钟声,当然还有贯穿始终的广东“苦力号子”和童谣“月光光”。每一章的开始都会有字幕介绍,并有歌词的中英文字幕。

陆成东讲到合唱团的排练问题。华人的业余合唱团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说我们演出任何一个大的作品都要长时间来磨合,但是这一个作品我没有时间去这么做。因为5月份开始做10月份要演出,8月份作曲的谱子还在修改,将近一个小时的大作品,130个人的合唱队伍,实际上是集合了包括美国之外十几个团队,在卡内基演出的时候,有纽约的海韵合唱团,中华艺术院,和一个巴德学院的一个室内乐组合,康州两个合唱团,德克萨斯州有一些来人,堪萨斯市的合唱队也有人突然来了,然后旧金山华人合唱团来了6位,另外还有最远的是澳大利亚悉尼来了3个人;然后到史丹福大学演出的时候,有湾区的若干华人合唱团的团员结合起来,还有硅谷合唱团,就是在演唱席上见到的很多老外,硅谷这个团主要是以老外为主,那么再加上纽约演出团队,大概有十几个人赶过去的吧。反正这个排练过程,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排练,人员也有变化,而且大家全部都是义务的。

陆成东后来总结出了这么几条:这个作品,是一个现代与传统、歌剧加上交响的一个整合体。比如说两段老美用英语唱的独唱,那个旋律调式,这种风格实际上是现代派的风格。曲式的分割中间还有很多的和弦,也都属于现代派的和弦,就是说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唱法。这如果要让业余华人团队唱现代作品,本身就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在这个作品中,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它还跟歌剧的方式也交集到一起,再加上交响乐队也交织在一起,特别像第七乐章,表现暴风雪和大雪崩的那段,人声乐器完全混到一起,你实际上根本搞不太清楚谁是谁了,以一种混合的方式产生一种非常震撼的效果。此剧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特性,就是这个作品的是中英文交织进行的,歌词里边实际上一边是中国一边是英文,但是作品呈现出来,却显得非常自然。

陆成东最后说: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走进150年前的滔滔大海和崇山峻岭,让往日的情景再现吧。

(在大约55分钟的清唱剧演出视频播放后——)

在音乐赏析会之后,主持人应帆说:我们听到了欢乐,听到了希望,也听到了哀伤和绝望,这里有历史性的人物和故事。

苏炜最后又做了主题发言。他又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当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两边的铁路工人,在盐湖城的合龙典礼上握手的黑白历史图片,全部的画面上没有一个华工的形象。全部华人劳工在这个庆典的时候,已经被提前遣散了。另外一张彩色图,是前年为了太平洋铁路落成150周年的纪念,美国的铁路博物馆委托一位华人画家,又重新画了另外一幅油画,在铁路边上有两三个戴斗笠的中国人的形象。现在我们回溯这段历史,才能看到历史的真实形象是什么样的。

苏炜接着给大家讲了歌词里边有一句话:我们是修筑长城的子孙后代。这句话的来源,却是当年作为铁路公司总裁的史丹佛先生,为了他最早开始雇佣了50个中国工人,速度效率提高了不少;原来由爱尔兰劳工修筑的东部路段比较平坦好修,到了西部进度就非常缓慢,所以史丹佛先生发现的华工的能吃苦而且高效率,就决定大量的到中国去招募工人,所谓的“猪仔船“就从这里开始的,这些华工都是签约劳工。当时有人怀疑说:这些个子又小又矮又瘦的中国人,能修筑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吗?这可是当年美国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土木工程啊!史丹佛先生当时就用这句话来回答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土木工程不是长城吗?这些华工,他们就是修筑长城的子孙后代。所以苏炜当时从史料上读到这段话,就被深深打动了。他就把这段话直接变成了“华工之歌”的歌词,写进了这部清唱剧中。

在这场为了纪念“亚太文化月”而举办的音乐欣赏会后,主讲人苏炜特意借“亚太文化月”的意蕴,让大家重温了以下这些数字和数据——

    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通过美国国会关于修建贯通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法案。

    1863年太平洋铁路正式开建。由史丹福先生任总裁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修建这个全长3000多公里的十九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土木工程的西段,当时记录在案的1.4万名铁路工人中,十分之九,都是华人的契约劳工。(但有相当大量没有记录的劳工数字,估计华工参与这个伟大铁路工程的人数在二万人上下。)负责修筑相对平坦的铁路东段的,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爱尔兰裔劳工,他们也不应忘记,不过爱尔兰工人的历史功绩倒是一直被官方史书铭记的。

    六年之后的 1869年5月10日下午,史丹福先生在盐湖城敲下了象征这个伟大铁路工程东西合龙、建成通车的黄金轨钉,当时全美的教堂在同一时间一起敲响了祝贺的钟声,史称“金钉大典”。这个工程,被当时的“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对美国联邦统一的最大贡献。”这根金钉,目前珍藏在史丹福大学的博物馆。今天的史丹福大学,就是利用史丹福做总裁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建成的。史丹福先生曾明确说过:史丹福大学的建成,离不开华工的血汗贡献。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中国移民和劳工极端歧视性的“排华法案”,这个法案,直到1943年,在“二战”中美中已成为战争联盟国之后,才得以正式废除。前后持续61年。

    1957年,两个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奖。1976年,第二位华人科学家获奖——李远哲、朱棣文等,还有华人建筑师贝律铭、电脑专家王安,都是值得我们华人骄傲的名字。

    1959年,在美华人的平均收入,达到了美国的平均水平;1969年,华人收入超过了全美平均水平。从移民人口结构看,从1990年开始,本地出生的亚裔比非亚裔要高60%。说明亚裔的生育能力超凡。

    根据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2020年的统计数字,今天全美的亚裔人口为2140万。华裔以5,081,682万(五百零八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人)居首(包括193,642--十九万三千六百的台胞,)华裔占亚裔人口的23%,高于印度裔的20%。(人数的名次:1、福建,2、河北,3、东北,4、吉林,5、广东,6、上海,7、北京,8、河南,9、江苏,10、山东) 

    今天,全美华裔的中位平均年收入为8.58万美元,印度裔为11.9万元,而全美的中位收入则为6.18万元。全美亚裔人口的整体贫困率只有10%,而全美平均水平则为13%。但依然有十分之一的华裔家庭年收入在极端贫困线1.5万美元以下。 

  这样的统计数字还可以列举许多,比如全美各大科研机构包括太空科学机构中,华裔所占的高比例;又如很多人都熟悉的硅谷大公司顶层高管的数字,和印度裔顶层高管的对比等等,这些数字都有意义,但也可能含有“政治不正确”的偏见,这里恕不一一列举。 

    最后,只提出两个值得我们华裔关注的数字:

    至2020年为止,共有35名华裔科学家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48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的院士。 

    据2016年的统计数字,全美约有4.5万家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塔可贝尔和温蒂汉堡的总和还多。 

    以上这些数字,对于我们今天在“亚太文化月”举办的特别讲座,其意义和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华人移民及其劳工,与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伟大而美丽的国家的深远历史渊源,我们理所当然的也是为这个伟大移民国家做出过血汗贡献的一分子,亚裔绝不应该受到歧视,更不用说仇视;(可庆幸的是,恰在今天——2021年5月20日下午2时,拜登总统正式签署通过了参众二院两党高度统一达成的《反亚裔仇恨犯罪法案》。)忆往昔,亚裔和华裔移民在这个国家的成长发展的历史;看今天,我们全体亚裔、华裔在这个国家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及其未来的责任与义务,等等,都值得我们回顾和前瞻。最后,用我为清唱剧《铁汉金钉》最后完成的结尾朗诵词的原稿,为今天的活动完篇: 

  一条铁路,两万华工,三千尸骨,150周年。——这几个数字,构成了我们今晚的故事,牵连着两个国家的民族命脉。山高水长,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开拓未来——华工先人的苦力号子仍在我们的耳畔迴响,华工先人的奋斗悲歌,将永远催策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最后,记下作家张纯瑛随后的留言:在亚太文化月回顾华工筑鉄路的历史,太有意义了。音乐无论曲、词、演奏、歌唱都呈现史诗的格局,令人震撼。

我们极光系列能在亚太文化月推出这个《铁汉金钉》音乐赏析会特别节目,确实意义非凡!也获得不错的反响,非常荣幸!

                    顾月华    2021/5/21纽约璧月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