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打小时候就和我们一起疯玩,现在成家立业了,本性不改。前段,过春节,从上海开车回湖北,就为了一路边走边玩。
他的朋友圈里,全是各种搞怪的、风景的、打球的、陪女儿打雪仗的。大伙对他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从前,认定他还是那个爱玩的体育特长生。事实怎样呢?他一穷二白到上海打工,在上海成了家、开了公司、买了两套房,还给父母在武汉买了房。
几乎,认识他的所有人都得出一个结论:上海好啊,上海赚钱多啊!以后把小孩也送上海去。
这个结论如此的理所当然、顺理成章,我差点就信了。直到最近几次频繁的接触,就像小时候一样无所顾忌的深入交谈,才真正认识到,他不是大伙想象的那样。
和他聊天,随便讲到几个地方,他能扯出几个人来,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客户;到南京出差,他能从上海跑来看你,并且说几点几分到,就几点几分到,堵车时间都能算好,就因为他常年跑客户,为了多见客户、多谈生意,时间从来按分来过;打篮球从不缺场,和他一起玩的也都是潜在客户,连娱乐健身都不忘培养客户感情。
其实,他每天都在不停奔波,6点起床、每天加班,那些看起来的轻松与快乐,是他呈现出来的名片与标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一个无趣的人,怎么能有客户嘛。
他在不停的寻找客户、发展客户、巩固客户,我们却只看到他在玩、他在玩、他在玩,这就是偏见。现象是炫丽多彩的,我们更感兴趣;本质是需要探究的,我们懒得用力。
这和以前在学校如出一辙。总感觉,那些成绩好的都是能玩的。天真以为,玩得好才能学得好。事实是,别人在玩,你也在玩;别人在学,你还在玩。
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偏见,更倾向于把自己想得太好、把困难想得太小、把对手想得太傻。
"这有什么难的!" "不用担心,小意思。" "简单、简单,到时候随便弄弄就得了。"
这些口头禅是如此盛行,仿佛所有的成功都毫不费力。事实上,做做试试,现在就做,现在就试,结果可能就要打脸了。当然,有的人即使脸被打肿了,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会找一堆借口、会推卸责任;还有的会无限期往后拖,不做不错嘛。反正就是让自己傲慢,对别人偏见。
生活中的偏见不少见。特别是,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兄弟之间、师生之间,越亲密的人越有更多偏见。原因就是,我以为我了解你,我认为我认识你。至此,就不再尝试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去换位思考。比如,丈夫说:我看到什么什么比较好,我们可以买一个回来。妻子则说:我还信你?又瞎说!上次买的什么什么有用吗?可以预料到,一场争执又将展开了。好还是不好?和上次没有必然关系,必须去了解过才知道,不了解就去质疑和否定,是偏见。再比如,老师批改作业,发现了雷同卷,常不加考虑,会认为成绩差的抄了成绩好的。把能力和品德挂上勾,这也是偏见。学生时代,我就当过这种学生,认真用半天时间做完作业,别人用5分钟抄完去玩去了,回头我却被批了。
偏见,都在偷懒。把现象=本质、过去=现在、能力=品德,等等。这是一种简化认识的过程,这更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过程,还是一种宽于待己、严于律人的方式。结果,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糟、让世界越来越乱、让人性越来越狰狞。
怎样避免偏见呢?那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时时要努力,努力认识别人、努力看清自己、努力对待世界。但没人监督的时候,努力、一直努力真的很难,这就需要自我激励、自我警醒。
越是悄无声息地提醒,越是波澜不惊地提醒,越没有效果。于是,这就需要果断选择更直白、更刺眼、更扎心、更让人无法逃避的方式。比如,在墙壁上贴满了这个:
想试试的同学,请留言打卡。我们将从留言中精选5位,免费奉送,并且还有Oxford草地的亲笔签名喔,我们将一同见证你的成长。
做一连思想都很勤奋的人,我是:Oxford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