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方法”是一个囊括了各种框架和方法的涵盖性术语。它指符合《敏捷宣言》价值观和原则的任何方法/技术/框架/手段或实践。敏捷方法和看板方法被视作精益方法的子集,都反应了“关注价值”“小批量”和“消除浪费”。
践行敏捷价值观和原则的两种策略:1.采用正规的敏捷方法,特意设计,经证明可达成期望的成果,在变更和裁剪前需要花时间学习和理解敏捷方法。不成熟的裁剪会让敏捷方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限制了收益。2.以一种适合项目背景的方式对项目实践进行变更,以便在核心价值观或原则方面取得进展。使用时间盒创建功能,或者使用特定技术迭代优化功能。在适用于特定项目背景下,考虑将一个大项目划分为几部分发布。实现有助于项目成功的变更,这些变更不必是组织的正式实践的组成部分。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敏捷而敏捷,而是为了向客户持续交付价值流,并达成更好的商业成果。
精益与看板的方法
1.敏捷和看板方法是精益思想的衍生物。精益思想是一个超集,与敏捷和看板方法拥有共性。这种共性非常相似,重点在于交付价值/尊重人/减少浪费/透明化/适应变更以及持续改善等方面。
2.看板方法专门用于知识型工作,不如某些敏捷方法规范,破坏性也较小,原因在于它原始的“原地出发”方法。
不确定性/风险和生命周期选择
需求不确定性低,技术程度不确定性低,属于简单的情况,适合瀑布型方法;需求不确定性高,技术程度不确定性高,属于混乱的情况,项目极端复杂,无合适的方法,根本上冒险的;需求不确定性居中,技术程度不确定性居中,属于繁杂的或复杂的,适合自适应方法即敏捷的方法。
应用非常短的反馈循环;频繁调整过程;重新进行优先级排序;定期更新计划,以及频繁交付。
对于涉及新颖的工具/技术/材料或应用领域的项目,这些迭代/增量和敏捷方法非常有效。它们也适用于具有以下特点的项目:需要研究和开发;变更速度极快;具有不明确或未知的需求/不确定或风险;最终目标难以描述。
通过构建一个小的增量,然后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团队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探索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最大程度地实现商业价值地交付。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集中于适用性和需求;技术可行性和性能;或过程和人员。以上三个特点(产品规格/生产能力和过程适用性)通常都具有高度地不确定性。
生命周期的选择
预测型生命周期:传统方法;提前进行大量地计划工作,然后一次性执行;执行是一个连续地过程。也称瀑布式或系列式
迭代型生命周期:允许对未完成工作进行反馈,从而改进和修改工作。
增量型生命周期:向客户提供各个已完成的,可能立即使用的可交付成果。
敏捷生命周期:既有迭代,也有增量,便于完善工作,频繁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