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爸爸已经讲过,要做一个有品德或有修养的人,但事实上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修养水平是有高有低的,差距很大,不同的修养水平就构成了本次要介绍的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爸爸觉得划分
的非常好,下面我就对这几种境界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自然境界,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所受的教育比较少,文化程度低,心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观观念,他们做事只是遵照与生俱来的朴素的善恶观念或本能来进行的,我们经常说谁谁比较朴实,实际上就是一个自然境界的状态。这个境界的人往往处在社会底层,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他们的主要精力是为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奔波,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低,思维方式受限,导致视野和格局都处在相对较低的状态,当然并不是说穷人修养就差,境界就低,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一种认知和自觉意识,而这主要和教育程度及学习思考的习惯有密切关系。
第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人倒是有自觉意识,也对人生进行了思考反省,不过最终结论是要以自我为中心,以追求个人物质财富和欲望为目的,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最极端的代表就是以坑蒙拐骗为职业的这些社会渣子,当然大多数人没有胆量去触犯法律,甚至还会做一些与别人有益的事,但他的出发点却都是为了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好处才行。
第三是道德境界,还有一些人,懂得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它是一个整体,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首先会考虑社会的法律和公德,然后才是他个人,以实现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赢。另外需强调一下的是,这里的道德是指新社会的普世道德,要把握和谐共赢这个核心思想,并不是指古代的儒家旧道德,如忠义等等,以后我还再专门对儒家思想进行分析,它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实在太大了。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人可以达到一种认识:知道在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成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所以他不仅要社会中的人和谐共处,还要和自然界中的万物和谐共处,在这个基础上,再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才能,这样的自觉意识就是天地境界。
在这四种人生境界当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境界可以说是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无论从何角度,一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做一个高境界的人,显然并非懂得上面讲的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把它转换成自觉的意识,坚定的信念和行为习惯。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和反省,不断拓展格局和视野,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