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验环境
1.1 体验机型
iPhone 6 plus
1.2 系统版本
iOS 11.3
1.3 软件产品
豆瓣FM 5.0.3
2.需求分析
豆瓣FM,最懂你的个性化音乐服务,既可以让你在私人电台里与喜欢的音乐不期而遇,又可以让你在音乐地图中享受主动探索音乐世界的乐趣。
【个性化电台】
私人电台:根据你的喜好,源源不断为你播放喜欢的音乐。
豆瓣精选电台:融合各种风格的精选音乐。
艺术家电台:从某位艺术家出发,收听与其风格相似的音乐。
单曲电台:从某首单曲出发,收听与其风格相似的音乐。
【音乐地图】
艺术家地图:展现音乐艺术家之间的群聚关系,发现同组好音乐。
相似艺术家地图:从喜爱的艺术家触发,延伸到新的音乐领域。
我的地图:从自己的音乐口味出发,深入挖掘自己喜欢的音乐。
【每日推荐】
每日为你私人定制的丰富好歌。
【红心歌单】
喜欢一首歌,你就红心它!
【搜索】
搜索感兴趣的艺术家,唱片和单曲,从他们出发,发现更多。
2.2 潜在需求
1. 社交
与志同道合、音乐口味相近的朋友探讨、交流。
2. 分享
将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各种渠道分享给他人。
【3.用户群体】
豆瓣FM的用户中,20~39岁的人群占比达到83%。
在用户性别分布中,女:男大约为1:4,男性用户对豆瓣FM更感兴趣。
用户定位:
音乐发烧友,20~40岁喜欢音乐,想要发现更多好音乐,想节省时间、精力寻找好音乐的年轻人。
【4.市场分析】
易观智库的互联网行业报告预测,2015年~2017年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
根据速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及年轻白领群体最关注的是移动音乐产品是否具有丰富的音乐资源,而随着版权大战的开始,豆瓣FM需要非常关注音乐版权的问题,获取足够庞大的曲库,才能在移动音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阿里、海洋、腾讯等移动音乐巨头买断版权,豆瓣FM 若不能得到歌曲的版权,需与其他公司达成合作,得到转销版权来维持曲库的歌曲量。
5.产品概况
5.3界面、交互设计体验
界面风格设计延续了豆瓣频道列APP白与浅绿结合的小清新风格。以乳白色作为界面的主色调,文字很少,整体风格简洁大气。
豆瓣FM在许多交互细节上有其独特的设计,但部分设计不太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反复出现强调的“红心”功能
由上图可以看到,豆瓣FM中,红心图标反复出现,向用户强调红心功能,促进用户对喜欢的音乐进行标记。当用户养成喜欢某首歌就“红心”一下的习惯后,豆瓣FM的算法能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音乐口味,有效提高推荐算法的准确度。
【缺点】:
1.那种覆盖的页面,有种说不出的体验交互差,而且显示信息不够全
2.豆瓣精选点击进行切换电台的方式让人需要从上到下的视觉转移,这样体验不好;
3.对于iOS 用户而言,上面往下滑动首页面时,容易触发系统的通知页面,造成页面覆盖;
4.点击头像才能滑出个人中心页面,没有增加手动从左向右滑的手势操作;
5.整个APP的配色不好,歌词配色和背景为灰和白相搭配,显示不清楚;
6.电台播放详情页收起的操作区域为左下,非常不明显,需要学习成本;
7.音乐地图这个功能纯属鸡肋,要在手机这么小的屏幕上去放大寻找歌手真是麻烦,而且其中的专辑和相似艺术家 专辑这种推荐方式也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