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后,黄老师把刘芒的座位安排在别处,又换了和吴秀燕同桌,余青魅更加努力地学习了
潘玉娟到处给余青魅借书,报刊啊,小人书啊,书籍啊,只要带字的,只要能借到的,潘玉娟统统给余青魅借来。
在余青魅小时候的农村,书籍是很匮乏的,除了上学用的课本,再也看不见一本别的书本。潘玉娟能够超出周围环境的局限,让女儿多读书,余青魅受益一辈子。
其实,潘玉娟也没有多想,她只是天生的对书本有着亲切感,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接近有文化的人,所以,当初她才和刘叶铮走在一起。可是,天不逐人愿,她不是文化人,也不能嫁给文化人,只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文化人。
课本上的那点知识根本不够余青魅学的,她如饥似渴地读着妈妈借来的每一本书,有时甚至耽误了做作业。
有一次,妈妈到余青魅房间里找东西,看见余青魅慌忙慌急的往作业本底下塞东西。
潘玉娟拿开她上面的作业本一看,下面藏着一本小人书。
潘玉娟让余青魅站起来,问她还没做完作业为什么看小人书。
余青魅说:“我做着做着没忍住就看了。”
潘玉娟说:“你把我经常给你说得话都忘了?”
“没忘。”
“没忘你还看?你把我平时给你说的话复数一边。
于是余青魅站直了脊背,说:“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学习并不难,只要做到集中精力,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功倍事半。
只有做完学校里的所有作业,才能看课外书。学习第一,课外书第二。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投入全部精力,做完一件事,才能做另一件事。否则就会黑瞎子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
潘玉娟问:“还有吗?”
“没有了。”
“再想想?”
余青魅想了一会儿,到院子里拿来一根木棍,递给妈妈,说:“犯错就要挨打,对于小孩子来说,身体的痛才能让他们记住教训。妈妈,你打我吧。”
说着余青魅伸出自己的左手。妈妈说打就要打左手,因为右手还要写作业。
潘玉娟不忍心打,可是孩子有错就要打,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不能有退让,不能有松懈,不能有姑息。
望着女儿白嫩修长的手掌,潘玉娟还是狠心打了下去。
“啪”的一声,余青魅的手心里出现一道红印。
余青魅眼睛里含着眼泪,眼看就要掉下来。
潘玉娟的:“不准哭,哭没用,如果哭有用,我陪你一起哭,现在应该怎么做?”
余青魅抹一抹眼泪,说:“做作业。”然后坐下来专心做作业,直至做完,这才抬起头来,把作业本拿给潘玉娟看。
潘玉娟说:“我不看,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是给我学的,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至于题目你用心还是没用心,会还是不会,你自己清楚,你糊弄得了别人,糊弄不了自己。”
余青魅说:“是,妈妈,我明白,你放心妈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马虎,不大意,一定做完所有的作业,再看课外书。”
余玉厚在旁边看着一直唉声叹气,说:“行了吧!一个女孩子家,你管得那么严干什么?”
潘玉娟说:“我这是为她好,不想让她和我一样一辈子在泥土地里讨口吃的。我想让她可以按着自己的心意,光鲜亮丽地活着。”
余玉厚说:“你啊!总是想那些有的没的,离你很远够不着的东西,有什么用。她一个女孩子家,就是考上学又能怎样,还不是嫁个人家,生儿育女。你还不如跟我去地里,在棉花棵里种一棵甜瓜,省的孩子们看见别的孩子吃眼馋。”
潘玉娟生气了:“你这个人什么也不懂,我不跟你说话。”
余玉厚说:“好好,我还不愿意跟你说话呢,真不懂你们这些女人。”
面对土老帽余玉厚,潘玉娟也是无语。
眼看马上快要毕业了,也没有多少孩子和大人着急,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是佛系放养,也没有零食,每天疯跑着玩,饿了就拿一个妈妈蒸的凉的大馍馍吃,然后又跑出去疯玩。
余青魅是没有这个自由的,每天都在背啊,写啊,做完了课堂上的作业,还要黄老师私下里再给她布置作业。
潘玉娟在余青魅儿伙食是也绞尽脑汁,她总是设法让余青魅多吃一些肉,能买的就买,不能买的就自己养一些。
像别的人家,养了羊啊,猪啊,鸡啊,鸭啊,还有鸡鸭下的蛋啊,都会到集市上卖了换钱花,潘玉娟却把这些东西统统吃进了余青魅和还有她弟弟余青承的肚子里。
这两个孩子明显就比同村里其他的孩子格外的水灵,个子也比同龄人高。再加上潘玉娟的巧手打扮,让两个孩子更显得与众不同。
虽然他们的穿衣打扮和当时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但是一样的衣服,穿在他们身上,就显得格外的干净,格外的服帖好看。
余青魅家里并不富裕,没有超出当时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可是他们家就显得很富裕似的。
魏淑萍常常对刘叶铮说:“你看,潘玉娟这么不会过日子,整天打扮得多有钱似的,还没有我们有钱呢!我们盖起来厢房,他们家就盖不起。光穿得好有什么用,驴粪蛋子外面光,长个妖精样,整天想勾引人似的,是不是在勾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