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我小时候就带我看《朗读者》,目的是让我多认些字,而我,看着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们或激情澎湃,或婉转低沉,心里也很是歆羡。那一句句的抑扬顿挫,似乎在我幼小的心底埋下了一颗嫩绿的种子。
“我要学朗诵!”我铿锵的话语至今萦绕在耳边,母亲面对我报朗读社团的选择,似有些惊讶,又似有些了然,面对我提课外班的请求,她也没有拒绝,只是说:“选择了这个课程,就不能放弃了哦。”我满心喜悦自然是满口应承。那颗小小的种子,终于迎来了意料之中的东风。
可是,意料之外的冷雨也来了。“还是太浮于表面了,没有真正地投入感情!”老师的训斥仍停留于耳边,我心有不服,也困惑不解:明明自己已经努力练习,怎么就是没有想要的结果?许多情绪积压成了愤怒与烦躁。“干脆不学了!”我生气地对自己说,就像下定了决心,可是对母亲倾诉时却忍不住湿了眼眶。
母亲抚去我的泪,说道:“不是说好了不放弃吗?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瓶颈很正常,慢慢突破嘛,急什么?其实我不希望你报朗诵的,费时费力,但看你那么喜欢就顺着你了,现在你自己又要反悔?”见我愣怔的模样,她微笑道:“不要担心,你忘啦,你幼儿园时想当主持人,可是一上台就紧张到忘词,还跟我哭呢。后来你慢慢克服,在幼儿园晚会上不也表现得很好?”我咬着唇,决定再试一试,再次突破自我。
于是,那天晚上,我打开一本本诗集,在月光下,我在《蒹葭》中体会男子求而不得的痴情,在《将进酒》中找寻李白纵酒长歌的身影,在《水调歌头》中探讨苏轼面对明月的询问,我默念卞之琳的“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高诵艾青的“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轻吟海子的“以梦为马”。我在月光轻柔的水波中彳亍,杪秋的夜风唱着轻柔的歌,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心湖却又泛起一阵阵涟漪,于是我明白了,心静自有诗意。诵出最真的情,才是朗诵的本心。
“进步很大嘛,那下周的朗诵比赛就让你上吧!”老师的镜片闪着讶异的光,嘴角却浮出一抹微笑。
聚光灯亮起,站在舞台上,我的心从未有过地坚定,因为我知道,心底种下的那颗种子,终将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朵。
哦不,是一个大大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