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既然学习了易仁永澄版检视阅读五步法,那么一定要实践实践再实践,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所以下面不仅是对通过检视阅读方法读完的《季羡林谈国学》一书进行了记录,完成了简单的阅读收获感受,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这次检视阅读的练习过程进行一次复盘回顾和总结,是以期待下一次做的更好。
一、本书检视阅读情况##
第一步:看包装####
实际花费时间:
-
回答问题:
- 书名
主标题:季羡林谈国学
副标题: - 上架建议:社科文化
- 作者:季羡林
- 出版社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策划机构:磨铁图书下面的铁葫芦 - 看版次和印数
版次:2016年1月 1
印数:1 - 宣传文案: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 其他补充:
- 书名
磨铁图书见到过,并不陌生,但铁葫芦就搞不懂了
第二步:看整体####
- 实际花费时间:5分3
- 回答问题:
- 目录说了什么:本书分为4个独立专辑,分别是国学漫谈;寻根漫谈;雅文化与俗文化;作诗与参禅;这4个互相独立不相关,其实里面每一篇基本上都是互相独立
- 本书目的:谈国学
- 本书目标:让你看看国学大师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
- 本书受众群体:文学,特别是国学爱好者,还有就是季羡林的粉丝
第三步:看细节####
- 实际花费时间:不适用
- 回答问题:
- 列举若干关键词:国学、文化、历史、诗
- 本书诚意度打分(1-5分):5分
虽然内容基本看不懂,但是这套书可是季羡林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选编的作品集啊,这本书没有索引和引用,想想也对,大师就是大师。
第四步:下判断####
- 实际花费时间:0秒
- 回答问题:
- 本书对我当下的价值打分(1-5分):0
- 建议在什么时候继续阅读:不想再读了
- 建议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不想再读了 too
可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是暂时不适合我。
第五步:粗阅读####
- 实际花费时间:13分38
- 回答问题:
- 预估速度(平均每页几秒):900/214=4.20秒
- 实际速度(平均每页几秒):818/214=3.82秒
二、完成本书检视阅读之后的感受##
(不超过30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
这是一本里面每一篇文章都是从各种来源搬过来的精华汇聚本。原来想说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却发现有一些字我根本不认识啊,里面还有文言文和白话文,这真要了我的小命儿。里面的文章有不少是来自于一些书的前言,果然前言是全书的精华不是假话。
这本书的序言很有意思,题目叫做“做真实的自己”,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鸡汤味道,但这2页纸看了之后,我对季羡林大师肃然起敬,什么是做真实的自己,就是存真,让我想到我们现在有一些“成功人士”,恨不得把过去怎么发家的,以前怎么落魄的都统统删掉,只留给世人光辉靓丽的形象,同时也让我想到微信朋友圈那里面大家都是有意而为之的晒,对于我自己也难道不是吗?同时,季羡林都已经是公认的大师了,依然非常的谦虚,说到自己有“自知之明”,有不少的不足,让我相形见绌。最后还说到了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让我笑到喷饭。
除了序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外,还有就是里面第四部分的,作诗与参禅中的讲诗与禅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很有意思,对我很有启发,启发就是“悟”这个字。问:什么叫“悟”?答案:这就叫“悟”。让我想到今天看的《好好学习》一书中的反思,当我们问自己什么是反思时,这就是反思,多么美妙神奇的感觉啊。
三、完成本次检视阅读的感受##
1、数据。
- 检视阅读练习总次数:6
- 检视阅读时间:19:56 ~ 20:20
- 完成本文时间(完整全文):20:48 ~ 21:39 (中间开了20分钟左右的小差)
2、收获!
我作为一个自诩为功利阅读者,竟然拿起一本文学书来看,可不是吃饱了撑着或哗众取宠,只是一种作为一种有意思的尝试吧,试一下检视阅读五步法对这种非商业类的或工具方法类的书是不是也适用,结果是喜人的,完全适用。虽然有一些水土不服,例如除了每篇有个标题外,里面基本没有二级标题可以,更别说什么字体加粗,图文并茂之类的。而且自己的知识层次完全跟不上作者的节奏,理解力啥的就更甭谈了,完全看天书般的赶脚。
3、疑问?
貌似没啥疑问,只是我觉的,我这么个检视阅读法是不是有悖于学习知识呢?反而像是一个游戏?其实反过来想想既然是刻意练习,就是对标标准,什么是标准,就是检视阅读五步法,不只是把它练到自动完成,更重要的是发现哪个点需要练习,例如理解力?找关键词?记忆力?找准结构框架?新旧知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