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是个性格爽朗的人,无论何时都积极乐观,仿佛没有什么困难能将她难倒。她还博闻广识,对不同领域的事情都有所了解。所以当我发现自己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出了问题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人就是她。
算起来,我和李老师已经好几年没有直接联系过了,日常仅靠朋友圈知晓彼此近况。我拨打她的微信电话,然而并未接通,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失落。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过:她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样,觉得我和她不在一个单位,对她没有利用价值,就不愿再搭理我了?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我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同事,渐渐也就习以为常了。
心里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便没了再打一次的勇气。可没想到,没过一会儿,李老师竟然回拨了过来。这通电话我们聊了四十多分钟,从我的社保问题,聊到她母亲抗癌的经历,又兴致勃勃地八卦了一些同事的趣事。她的回复干脆利落,与她交谈,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真诚。
我向她咨询医保中间少交八个月的问题,她认真地告诉我,医保是国家给予我们的福利,和单位、个人没有利益牵扯,所以不用担心询问会得罪人。她鼓励我勇敢去问,但也提醒我注意措辞和态度 ,毕竟是同个单位的同事,关系不能搞得太僵。
有了李老师的鼓励,我心里踏实多了。第二天,我态度友好地向单位会计询问情况。会计回复我说医保不会断交,让我下个月再查看确认。这下,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帮我解决完问题后,我不禁对她独自坚强地陪伴母亲治疗乳腺癌的事情感到好奇。她倒是十分坦然,解释说哥哥性格内向,不太愿意出面处理这些事情,而她性格外向,时间上也相对更充裕些,毕竟她还没有结婚。不过,她也特别说明,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她都会和哥哥商量,治疗产生的费用也是两人对半分担。听到这些,我不禁感慨她家的家庭氛围真好,同时也为我以后照顾父母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许以后我也可以像她一样,哥哥出钱,我出力,兄妹俩提前商量好方案,然后由我来具体执行。
李老师还谈到,家属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医生的态度。当医生提出一种治疗方案,如果家属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医生就会对自己的方案产生动摇,最终影响治疗效果。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家属态度对医生的重要性,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医生长期处于医院这样看惯生死的环境中,一般的事情很难让他们情绪波动。可要是家属因为治疗方案产生巨大分歧,医生很可能会推脱说:“你们先商量,我去看下一个病人,商量好了再来找我。”一旦这样,医生大概率已经认定这个病人的治疗会比较棘手,因为没有人能果断做决定。
能像李老师兄妹这样,凡事有商有量,谁有时间谁就多承担一些,沟通起来毫无障碍,这样的家庭环境实在太让人羡慕了。最后,我们还兴致勃勃地八卦了原单位的同事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聊天。
时光匆匆,万物都在变化,但有些真挚的情谊却永远不会改变。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历经生活的磨难后,依然对生活满怀热爱,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