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读绘本吗?”
“你知道怎么给孩子们读绘本吗?”
2017年Nicole老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一脸懵逼又觉好笑。老师,小小绘本不过十几页,您是觉得我不认识字呢还是看不懂画啊?难不成读个绘本还有什么奥秘?
我用眼神表达了疑惑,Nicole用叹气声回复了我。
“这样吧,我给你讲一本绘本吧!”Nicole随手拿起书架上《春神跳舞的森林》,于是在那个燥热的下午,我知道了好绘本的故事是从封面就开始讲的,环衬的颜色有暗示,页面的排版有深意,画面的色彩有讲究,甚至某一处你忽略的细节都可能会导致这本绘本在你眼中的结局浑然不同……
就是在那个下午,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敬畏绘本的种子。在这个超长假期里,有幸读到了彭懿先生的《图画书这样读》,他用清晰的逻辑总结了读绘本的七个步骤,用丰富的学识做了举例说明。我反复读过之后,提取了适合我读绘本的五步法,做个分享啊~
第一步,读封面和封底(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首先,封面至少读一遍。会勾起好奇、推测故事情节、介绍创作者(尊重作者、意外乐趣)、介绍出版者(图画书优良的保证)。
然后,读封底。彭懿先生建议读故事前看一遍封底(快速全方位的了解这本书的定位地位、包括故事梗概、所获大奖、媒体评价、名家推荐等),看完故事后再看至少一遍封底(有些故事的结局在封底)。
第二步,读环衬(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单纯是颜色的环衬,会贴近主题和氛围,给你心理暗示、让你调整心情走进故事;有图案的环衬可能与书中故事有某种联系,或者是一个线索,或者是一个秘密。
还有一种情况是前环衬和后环衬相互应和,如果漏掉一个可能故事的结局在你眼里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不看例子很可能会觉得是危言耸听,但《好饿的小蛇》真的有发生这样的故事,有位妈妈给翻译者写信抗议此书结局太残酷,小蛇死了她的女儿非常的难过,然而事实是,画家把小蛇的结局画在了后环衬里,这是作者开的一个玩笑,也只有认认真真品读此书的人才能看到圆满的结局!
第三步,读故事(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去翻页、反复多看几遍)。
彭懿先生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大多数情况文字故事=图画故事=图文故事,它们互帮互助相互补充;可也会出现文字故事×=图画故事×=图文故事的情况(eg:《这不是我的帽子》),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在这一章节里,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和例子去叙述图文关系,看完后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薄薄的一本绘本有的小孩子会翻来覆去看好多遍,或者让大人反复的讲,或者在自己完全不识字的情况下反复的看。
彭懿先生说研究图画书的大家把它解释的头头是道,不过是因为多看了几十遍、几百遍而已。那么我觉得,一本图画书的内容可能最少读两遍吧,第一遍泛读凭自己的感觉去看感兴趣的点达到通读全文目的;第二遍精读每页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当然感兴趣的绘本精读多少遍也不为过啦~
此处分享一些精彩语录——
1.要想真正读懂一本图画书。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反复复的吸毒文本,至少要读好几遍。这里说的文本,包括文字和图画书。
2.图画书的故事有深有浅。浅的,连一个小婴儿都看的懂;深的,连一个大人都不一定看得懂。
3.没有一个大人看图比得上孩子,他们不过是比你多看了十几遍而已。对,他们唯一的秘诀就是反反复复的细读图画书。
4.图画书是一种0岁到100岁都能欣赏的艺术,那么这本图画书,应该就是一个既能感动孩子,也能感动大人的最好的例证了。
第四步,读排版(版式设计)。
为什么要读排版,不仅仅是因为一本好的绘本从头到位都充满了迷人而卓越的版式设计,其本身就是一门平面设计的艺术。好的绘本可以通过版面设计表达出很多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像甘泉渗入海绵,缓缓流入你心灵的最深处 。
举个例子,《野兽国》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图画书,与作者莫里斯·桑达克花费八年去创造的每一个页面不无关系。通过页面设计,表达出了主人公从“愤怒到走出愤怒”的过程,表现出了无力反抗大人权威的小孩子平复内心情绪的过程。
第五步,一起讨论。
好绘本可讨论的话题太多了,从封面到正文,从文字到图画,彭懿先生点出,最难讨论的话题,是这本图画书的背后告诉了我们什么。他说:“因为哪怕就算看懂了一本图画书上所有的内容,也只能算是读懂了一般;只有独处它背后要说的话,才算是彻底的读懂了这本书。”
当然了,讨论过程中如果孩子没有体味到书中所谓的精华,也没什么关系,在我看来,绘本的终极目标甚至不是给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仅仅只是给孩子一种快乐,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曾经的小孩子。
彭懿先生是中国研究图画书较早的一批人,他所著的这本《图画书这样读》可谓是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图画书(也就是现在更广泛的称呼“绘本”)其魅力所在。喜欢绘本或者是想更好的做到亲子共读绘本的家长都可以了解一下这本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