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服装 之 男子服装
2、品官服饰
5)燕居服
燕居服(忠靖冠服)为官员平日燕居(闲居)所穿。出门头戴忠靖冠,衣服款式仿古玄端服,取端正之意,色用玄,上衣与下裳分开。
6)蟒服、飞鱼服、斗牛服(3种皆为赐服)
这3种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等人被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蟒服:所谓蟒服,即绣蟒纹的袍服,类似皇帝的龙袍。皇帝龙袍五爪,而官吏的蟒服四爪。
飞鱼服:飞鱼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7)麒麟袍
麒麟袍是明朝官吏服装的一种,用途较多,可为朝服、公服和闲居时使用。
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上衣与下裳相连,腰际以下打满褶裥,前胸与袖上端绣麒麟纹。在袍服的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称“摆”。
8)冠、帽、巾
明朝男子的首服主要有梁冠、忠靖冠、乌纱帽、网巾、四方平定巾及六合一统帽等。文武百官,依照官位品级大小,有不同的规定。
(1)梁冠
梁冠来源于汉代,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祭祀典礼、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或庆祝大会等场合时使用,以梁的多少来区分官位。
一品 7梁;二品 6梁;三品 5梁;四品 4梁;五品 3梁;六品 2梁;七品 2梁;八品 1梁;九品1梁;
(2)忠靖冠
忠靖冠是嘉靖年间制定的官帽。其冠式以铁丝为框,乌纱、乌绒为表,冠呈圆方形,帽顶微起,三梁各压以金线,冠边用金片包镶,冠后列两翅形,也用金缘。
四品以下不用金线,改用浅色丝线压边。明朝嘉靖后多为品官燕居时使用。
(3)乌纱帽
乌纱帽是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是明朝的典型官帽。
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呈前高后低式,两侧各插一翅。不分官职皆可戴用,作为常服冠使用。
(4)六合一统帽
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相传来源于明太祖所创的六合帽,取“六合一统、天下归一”之义。
由6片罗帛拼成,呈半圆形状。多为官吏闲居时和市民百姓戴用。
(5)网巾
网巾是成年男子用来束发的网罩,通常以黑丝绳、马尾或棕丝编织而成。
不分贵贱等级,网巾也是明时男子特色的服饰之一。
因网巾有总纲收紧,又取“一统天下”“一统山河”之义。
官吏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用在各种冠帽里内束发使用,而劳动百姓可直接戴于头上。
网巾的作用,除了约发以外,还是男子成年的标志。网巾的产生时间大约在洪武初年,其缘起据说与明太祖有关。
《明史·舆服志》里说明朝男子“人无贵贱,皆裹网巾”。可以说,网巾是大明王朝的缩影。
(6)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是官职、儒士的便帽。
以黑色纱罗制成,因其造型四角皆方,也叫“四角方巾”。产生于明朝建国初年,取明朝四方平定之意。
(7)东坡巾
东坡巾又名乌角巾,相传为苏轼所戴,故名。
特点是内筒高,外沿低。
《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引明朝王圻《三才图会》:“东坡巾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少杀,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以老坡所服,故名。”
(8)其他头巾
明时男子不论官者还是百姓,皆喜戴头巾,所戴巾子, “殊形诡制,日异月新”。
官吏及大夫所戴的款式很多,如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阳明巾、九华巾、飘飘巾、逍遥巾、儒巾、平顶巾、软巾、吏巾、两仪巾、万字巾、披云巾等几十种。
9)戎服
明时的铠甲戎服,多由铁质鳞片组成,铁质片呈长方形,长约10厘米,宽约6厘米,上面有孔,便于串联。
军服中有一种锁子甲,也称锁甲,用细小的铁环相套,形成一件连头套的长衣,形似“铁布衫”。
军服中还有一种叫胖袄,其形制为“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多为红色,又称“红胖袄”,为骑兵将士穿用。
作战时头戴兜鍪,用铜铁制造。御林军及兵士则多穿锁子甲,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另外,铠甲装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
(摘抄自书籍《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