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刚刚让上交了临界生提升方案,我在最下边不算措施的里边写到了一条:每天至少表扬其中一个同学,增强自信心,也为其他孩子树立榜样。
因为在我们的十来个学困生里边,他们学习习惯差,基础差,依赖性强,缺乏自律意识,课堂不能专注的听讲或者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常常不能认真工整的完成,还常常常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他们每天遭受最多的可能就是被忽视或者被批评,很少有被看见被表扬的时候。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多点耐心,用客观公正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怎么会没有一点优点?怎么可能一点不会进步呢?
就拿周四晚上来说,下午作文课后我布置了作业,对于学困生只完成直通车基础题的填写,并积累背诵第一单元范文一篇发给我。
结果晚上我备课过程中只有卢先德一人发了视频,不是很熟练,却也很认真。忙完一切,准备入睡已经十一点过半,却发现班中那名胖胖的男生杨安龙发来了他的闭眼背诵视频,穿着整齐,坐的端正,吐字清晰,背诵基本流畅。我的内心咯噔一下:白天从早上七点四十到学校,晚上五点半到家,到这么晚还没能入睡,只为背我要求的作文,多么听话勤奋又上进的学生!结合他早读课上背书的样子,声音响亮,头一点一点,很带劲,但却背会的很慢,我似乎又看到了他一遍遍努力背诵,或者被家长督促批评的情景,我赶紧回了一条信息:为你的勤奋点赞。赶紧休息,下次可要早点完成入睡。
第二天,我在班里大张旗鼓表扬了卢先德和杨安龙,以及早上发视频的郭依辰。给每人增加个人积分二十分,当我说着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很开心,眼睛中都带着笑,那种自豪和满足感,让我很难忘,也再次激起我内心的涟漪:作为教师,我们手中口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我们为何不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可贵处,用我们不吝啬的语言给他们点阳光和雨露,让他们也能坐的更直,做的更好,在愉悦的心情中更好地学习,哪怕只进步一点点,也是很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那节课,我发现这三个孩子表现真的超乎寻常,坐的端正,听的认真,及时记笔记,眼神中少了缥缈,多了坚定。默写时,这三个同学写的字工整多了,杨安龙和郭依辰的字甚至超过了某些优秀学生。
于是我再次对自己说:对学困生群体,每天表扬一个人记住!当然不止一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