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了什么?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不同的人生境遇会有不一样的需求,我对人生的困惑太多,总想从书本里找到答案,虽然多数时候是枉然,却还在继续的读着。
断断续续的,每年会读三四十本的样子,杂七杂八的,历史和小说居多,偶尔会看看散文诗歌之类的。
同新年的Flag一样,最近几年也会对自己读书的数量和种类有个规划,比如去年计划读三十本,似乎已经完成了。这几乎是2018年唯一一个没有对自己食言的承诺了。
今年也是一样,至少三十本。只是会更有针对性,不会太过随意的抓起什么读什么。
三十本,每月三本。一本与工作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关;一本与2019年要继续培养的兴趣爱好有关,比如绘画、摄影、跑步;还有一本可以是历史、小说、散文、诗歌、心理学、天文学等等,可以涉及一些从未涉及的领域,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这样目的明确,书目的选择就更有针对性,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也会有所侧重,知识性的多用些心思,科普趣味性的浅尝辄止即可。
不知道读书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什么改变,我自己并没有明显的觉知。也许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下来,有些东西真的已经内化为我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在一点一点的塑造着我的思想和意识,建构着我独立的精神世界。即使没有这些,至少读书能给我带来内心的满足,填补一些时常会闪现的空虚和落寞。这种可持续的满足感不是做一些及时行乐的事能够得到的。
为了这,我也会继续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