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错过了一场绝美的夕阳。看到的时候我正在楼下听电话。等到了楼上想拍得更空旷更壮美的时候,夕阳已经到了尾声。且屋内的灯光和窗外的光线对比太过悬殊而使单纯的夕阳余晕变得斑驳不堪,很遗憾。
昨天下午出了穿刺的一部分结果,这个大包其实就是个肿瘤。虽然因为某些避讳也避谶的原因我对肿瘤君真的敬畏,不太爱直呼其名。但既已发生,总是要面对的,要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哈哈。
病理分析结果百分之九十九是良性,但若要具体了解是什么什么类型的良性还需要再做一个免疫组化,即通过抗原体检测细胞的属性。此检测需要一到两天。到时候就会得出最终的治疗方案。
这个结果仿佛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一直以来或者因为乐观或者因为避谶,我都没有太深想这个事。
这次住院我发现医护生活好像电视剧啊,电视剧只是内容紧凑但绝没有夸张。穿刺是个让没经历过的人听起来就很恐惧的词。简单来说穿刺就是要在彩超大夫的高超技艺分析下找准最大程度避开周围捆绑紧密的丰富的血管的那个点麻醉后进行打枪提取肿瘤细胞,需要两个大夫进行默契配合。
前一天做初步彩超的时候,现场医生不能确定的时候曾把这个赵大夫叫过来排疑过,所以这次由他来穿刺并不陌生。他们在分析彩超屏幕上复杂的图像,他们在互相确认对方的建议,认真看图像,认真分析复杂状况,最后确定落针点,然后大致判断一下由哪个方向扎进针头。彩超的动态错落反光在他们看起来比较严肃的眼镜片上。我追随着这些光并端详他们的微表情,他们也努力跟我解释操作的流程与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显而易见,我的这次穿刺是完美的,在那么丰富的血管里“见缝插针”,做完了几乎没有无辜中伤的血。我觉得大夫们好帅,而他们却依然云淡风轻。驾轻就熟是一种自信和底气,但这种自信和底气要需要多少次的专业练习,给我做穿刺的小大夫看起来还很年轻。当他简练地介绍穿刺定义及过程风险,当他在严肃对待彩超里的每个疑点,当他试着安慰手心冒汗的我,当他稳准取出肿瘤细胞,我得承认,他真的很有魅力。
正如电视里看到的医生,他们都是步履匆匆轻且稳健来去如风,他们在分析病情的时候也是认真严谨,从眼镜后面透出来或严肃或温柔的眼神,让你不自觉有一种信赖。也许人足够闲就会多出来一些精力去观察去体会然后就更多一份了解和更多的理解。
出了好几份报告单。依然看不懂,但可以问deep seek ,它可以告诉我某些数值的代表意义。当然如果看到医生,我也可以和医生进行一些有关病情的讨论。接触下来,能给自己补充一点医学盲区的知识,还是很好的。
昨天穿刺的结果主治医生说肠系膜肿瘤虽不算疑难杂症但其实比较罕见,我说那岂不是给医院提供了有代表性的医学样本,是不是可以给我发个奖金,主治医生说可以把他的奖金分给我,他也很可爱。
所以,目前为止我的心态还是相对轻松的和安全的。
免疫组化的结果可能一天可能两天,在这等待的时间里我需要继续打消炎吊瓶,一次两个小袋大致一个多小时,住院的时间很充裕,足够我继续跑回家吃饭闲聊及洗浴。
毕竟立秋有一段时间了,昨晚竟然有点凉,需要盖薄被。下了点小雨,空气湿润抚平了部分浮躁。青岛的秋天非常舒适美好,趁着生病让自己慢下来,好好观察并体会不同的生活,各有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