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33天。
今天分享一部老舍先生广为人知的现实主义小说《骆驼祥子》。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朱光潜有一句评价可以很好地概括老舍的文学地位,“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况,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若不是1966年老舍先生不幸逝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有可能属于这位中国文学巨匠。如果说沈从文写作的特色是诗意唯美,那么老舍先生便是朴实幽默,雅俗共赏。
其实,有关老舍的趣闻数不胜数,最广为流传的是,有一次朋友来看望老舍,问他最近的写什么。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才知道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除了爱说俏皮话,老舍先生还很接地气。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是饭。老舍把俗世生活一蔬一饭看得特别重要。抗战时,老舍的好友家养了一口小花猪,小猪病了,老舍却忙前忙后建议吃药发汗。老舍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不过嘴上如此,每逢有朋友来,老舍都不惜典当衣服,买点儿酒菜、肉饭来招待客人。
这样一个对生活观察入微,对生命又抱有怜悯之心的善良老爷子,写出来的《骆驼祥子》,自然也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100年前的旧北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但是大家在阅读时,却时常能感受到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燕京,清华,玉泉山,颐和园,西山等熟悉的地名时,更会感到真实而又遥远。但这正是老舍先生写作的最大亮点。接地气,亲近人,他的作品谁都能读,谁都爱读。
说到接地气,再也没什么比拉人力车更接地气了。在当时,人力车夫作为一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劳苦职业,被不少作家刻画过。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大师,譬如胡适,鲁迅等等。但这些作家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用一种俯视众生的姿态表达对人力车夫的同情。唯有出生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和大量下层民众打交道的老舍,对劳苦群众的生活与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也真正放下了文人的身份,深入车夫的内心和灵魂,去体味他们的人生。
当然,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祥子这一号人物,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原型,来自于朋友的对话中。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的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和见闻,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趁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了三匹骆驼。
这两位车夫的故事,变成了《骆驼祥子》的故事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和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同时也把故事背景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当时山东大学正在闹学潮,老舍辞去了教职,专心的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当中。
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杂志开始连载,一问世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车夫祥子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这部作品揭露了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下,像祥子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是相似的。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自由,但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忙碌奔波,贫穷剥夺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而想通过个人的勤劳奋斗来改变处境也是不可能的。
大朋友们可能会有疑虑,我们现在的生活,社会日新月异,出门有汽车火车,还有飞机。这人力车,别说小朋友没见过,大朋有可能也只在电视或者旅游景点见到过,不过没有关系,读完这一部《骆驼祥子》,必定会对拉车这个早已消逝的行业有所了解。
这部小说篇幅精短,语言质朴,全文几户没有生僻字,大小朋友都可以轻松阅读。它先后被几十种外文传播国外,堪称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响当当的口碑制作。更重要的是,透过内容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努力上进的好人是否都能有好报?
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得从头说起。拉车这份工作,看着满大街跑挺风光。其实在旧社会就是最底层最下贱的职业。这就像老舍说的,一个拉车的,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话是这么说,我们读者没接触过人力车夫,怎么能体会到这个群体的艰辛呢。老舍自有办法,那就是重点刻画主人公祥子的形象。把写好写活祥子这个人物,当做一项要紧的任务。
纵观全文,老舍笔下所有情节都是围绕人物命运展开的。以祥子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为线索,一连串地组织起了材料安排情节。不枝不蔓,紧凑集中,没有过多的铺排渲染。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老舍只是围观主人公祥子,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
这种把注意力全放在一个人物身上的讲故事手段。既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也使得祥子的形象更加突出,更能够烘托主题。
大朋友问,老师上课讲的小说三要素,不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吗?你说情节跟人物走也就罢了,那环境呢?老舍不关注社会背景吗?
当然不是,老舍也要写社会,不写社会无以塑造人物,但他不是单独把社会背景拎出来大说特说。而是用另外一种方法。《骆驼祥子》里的社会背景是被卷入主人公命运里,而不是一块单独存在的背景板。车场,茶馆,大杂院,白房子等等生存环境,还有军阀战争,工人剥削,进步知识分子受破坏等等事件。
这些具有浓郁故都色彩的背景环境,如画卷一般。随着祥子故事的发展而逐步地铺展开来。不仅如此,《骆驼祥子》当中的其他人物,奸猾狠毒的刘四,专横难缠的虎妞,善良博学的曹先生,好出主意的高妈,苛刻尖薄的杨太太,潦倒不堪的二强子和苦命的小福子,这些人也是随着祥子的命运依次出场的,与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
由此可见,老舍是极其关注人物的内心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所要观察的,不仅是车夫的,一点点浮现在衣冠上的,表现在言语与姿态上的那些小事,而是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唯有深入揣摩祥子内心状态,老舍才能够找到祥子堕落的根源,才能搞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好人却得不到好报,是怎样的社会环境让好人成为了渣子。
祥子绝对是个好人,至少,在刚进城时,他就是好人的代名词,他善良勤劳坚毅,不仅拥有健壮的外表,还拥有淳朴农民的善良本性,知足不争,拉车从来不与别人争生意,有时甚至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您瞧着给”。对生活的要求也十分简单,不吸烟不喝酒,不近女色,甚至连包好茶叶也不舍得喝。
祥子艰苦奋斗,不过是想攒钱买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这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简直比登天还难。他被军阀抢劫,被侦探敲诈,被迫与虎妞结婚以及小福子的死,一连串的打击,终究使祥子的梦想逐步幻灭。
老舍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他记录了祥子从一个朴实好车夫到流氓无赖的全过程。看着祥子一次又一次地与命运搏斗,他振臂高呼,是恶劣的社会环境毁灭了祥子,使得祥子的努力付之东流。
除了主人公祥子,小说还精心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他们当中有的因为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有的无人照料而病死街头。
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其中每一个人到头来,都逃脱不了像祥子样的命运。在老舍看来,当时的社会正在绞杀良知,摧毁人心,所以好人再努力,也是无法与黑暗的时代和平共处的,好人注定要被辜负。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祥子一条活路都没有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把目光再次投到主人公祥子身上。我们会发现祥子是尤为凄惨的一类人,为什么说是一类?因为祥子代表了当时的农民进城大军,说白了,祥子就是第一代北漂,他原本生长在农村,爹妈去世,并且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东西,不得已他才跑到北平谋生。
祥子被北平的热闹吸引,却并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法则,一方面祥子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再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联系了。另一方面,他又没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社会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
他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他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完全是农民时期的模式。目光较为短浅,而且不知道变通。设想如果祥子接受了刘四的建议,借钱买车,或者听了高妈的劝告,把钱存进银行或放了债,而不是用最传统的闷葫炉罐存钱,那么孙侦探的讹诈,便不会对祥子带来致命的打击。如果祥子听从老婆的安排,好好待在家中坐吃车份子,那么他的身体可能也不会因为饱受烈日暴雨的打击而衰竭。
祥子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没有长辈,没有知识,以为凭着自己的宽肩膀,大脚板就能够跑出一条康庄大道。这种固执的。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理想的行为,虽然可以看出祥子的质朴善良。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体现在他身上的那种旧农民式的,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的观念,以及他和城市生活的隔膜,对市场经济的愚昧无知,而这种愚昧恰恰不是祥子一个人的,而是一种群体性的愚昧。
无数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祥子们,都流着一样的汗水,吞咽着一样的眼泪,最终沉淀在社会的底端不得翻身。所以归根到底,祥子们的愚昧也是时代的愚昧。天道酬勤的说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是难以说得通的。
当然,时代因素和个人眼界是祥子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家庭与情感的彻底崩塌。祥子是有老婆的车夫,虎妞固然有很多缺点,流氓气十足。但她也有勇敢动人的一面,她对祥子的爱义无反顾,没人敢说虎妞不疼祥子,不爱祥子,虎妞顿顿热菜热饭招待祥子,她给祥子出主意买车吃车租,也是一个可靠的策略。不至于沦落到最后的悲惨结局。
虎妞有万般不好,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爱祥子的人。她的死给了祥子重重一击。有人说,祥子并不爱虎妞,即便这样,但他对小福子的情感总是真挚的吧。小福子最后是祥子唯一的精神寄托了,当小福子也在小树林里自尽而亡时,祥子的精神算是彻底毁灭了。
祥子的一生,可以说是百年前中国旧农民堕落的缩影。饱受时代压迫,自身眼光欠缺,情感精神又无处依托。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包含了深刻文化的时代悲剧。
老舍先生带着对民族文化人心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痛恨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旧社会,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民众,在病态的社会中的堕落。不仅真实白描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悲剧的重复,更引发了每一代人对于生存意义的更深刻思考。而这也是《骆驼祥子》至今仍旧意义非凡,充满生命力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语言平实风趣,京味地方色彩浓郁,情节又易于理解,很适合小朋友们独立阅读,大朋友们在陪读的时候,可以模仿说书形式,与小朋友们合作完成《骆驼祥子》的故事解说,也可以在读完之后与小朋友们互相分享自己最喜爱的作品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