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xié)之百围1,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mán)2,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注:
1絜(xié)之百围:絜,量;围,圆周一尺。形容树大。
2樠(mán):液体流出。
解:
“匠石不顾栎树”的故事中有两个“无用”。一是“散木”之无用,二是“社”之无用。前者是匠人之言,以为栎树大而无材,无所可用。后者为栎树之言,说明自己身为社神的寄托,可以无用以保全身。
不过细细读下来,这明显是两种不同是“无用”。匠石的“用”是“掊击于世俗者”的用,是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有用、无用,他所理解的“无用”不是真正的无用。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栎树竟然托梦给匠石。匠石的“无用”论引起栎树对他的责难。这里面包含着人生在世的无奈。栎树说:“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下文徒弟认为栎树的虚伪。栎树口口声声说自己追求无用,但还不是做了社树。匠石即时制止徒弟,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为什么呢?保全生命才是大用,但世俗危机重重,能保生是不幸中的大幸。栎树好不容易能够寄托为社神,免于一死;如果世俗之人知道栎树的用意,会不会想方设法加害于它呢?不是没可能。
文中还有一句话看起来有些无厘头,即“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栎树跟匠石说,你我都是物,是自然、造化之物,各不相同,各有自性;其他物也一样,物与物之间怎么能比较呢?比较的基础是一个明确或相对明确的“基准”,这也意味着忽视“掉”了差异性。自性也就“泯灭”了。匠石以不才为散,这“散”的要义在于世俗有用之无用。按世俗的观点,生有用而死无用,生重死轻,那将死之人相比年轻人也是无用的,是为“散人”。栎树讽刺匠石自己是个散人,还指点散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