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专业”浇灭了你那热情的冲动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在一个领域里有自己的想法和作风,并在这个领域也达到一些小成就的人。

朋友说,虽然她做出了成果,但朋友说,这个人专业度还是不够的吧。

朋友的这些话,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应该说好像对专业的认知上,

只有你寒窗苦读、从这个专业出身甚至对口研究多年,

当你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时,你才算得上一个“专业”的人。好像只有这样,你才配得上从事这个岗位。

但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大学时候学的东西,甚至几年前你考的证书,

在你毕业几年以后,大家好像已经看不上了,甚至这个东西已经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上个时代”的产物。

又或者它依然存在,但是它已经更新换代了,早已不是你当年掌握的模样。

紧接着,大家开始自我焦虑,

赶紧的,多考几个当下流行的证,

考研读博多加几个吃香的专业,似乎就能保自己安稳生存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中。

前几年喜欢画画,开始挥洒画笔的时候,身边有美术出身的朋友跟我说,

既然你真的想要好好画画,那么你就得去认真学技法。

我就那时有点迷茫了,那我如果想要从事艺术相关的事业。我是不是也得考个研,学技法,

不然我这个爱好,都没办法随心发扬光大了?

然后呢我就开始苦练技法,然后越练越讨厌画画。

到最后,我至少一年,没碰过画笔了,因为我有“专业包袱”了。我再也不是那个因为画画让自己快乐的人了。

我对考证学技的恐惧直接打败了画画的快乐与灵感,而且在我心里,这学到什么才是个头?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以后能从事自己超喜欢的工作。

但是当你把它定义为工作的时候,你就已经把快乐和灵感的小火苗掐灭了。

当你把它定义为工作,那么你就在心里给了它一系列所谓的“职级评定”标准,到最后,也许连开启的勇气都没有了。

实际上,只有做了,你才明白,哦,原来还能这样。

但是当你不做,当你永远都只是在学习,只是站在圈外,鼓励自己达到专业标准的那一天,

那么,大概等你白发苍苍时,你都不会对你十年前所想所念有所行动。

学习技术的人,永远不可能对着课本而不实践。

养花的人,也不可能在一堆花朵百科全书中让花朵盛开。

你只有迈出埋下种子那一步,你才知道会不会发芽。只有在不断地观察与浇灌试验中,才知道怎样才开得最灿烂。

不用去在意结果的好坏,在每一次做的过程中,你已经在浇灌你的花,在无意中,它便会结出你的果。

so,谁说非社会评定的“专业”,就不可以做。你非要做,还要创出属于你的“专业”。

所以,与时俱进,与心俱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