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团体动力学(英文:group dynamics),又称群体动力学、集团力学,是研究诸如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群体性质的影响等群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库尔特·勒温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个概念,借以标明他要对团体中各种潜在动力的交互作用,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去作一种本质性的探索。
团体动力包括:
1、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作用于所有成员并促进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各种力的组合。群体动力学家一般将具有内聚力的群体描述为其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每个成员都愿意为群体分担责任,一致反对外来的攻击等。赋予诸个体一件共同的任务,在成员中造成一种友好的合作氛围,诸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态度,经常的接触和交往,拥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一般来说,提高群体内聚力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1)群体成员的责任性行为;
(2)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4)成员安全感的发展;
(5)群体生产力的提高。
2、群体压力和群体标准
一般来说,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探讨群体的一致性。对此,群体学专家有三种解释:一是,群体作为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别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二是每个个体都倾向于像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那样行事;三是个体在行动上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是受求同压力的影响。群体中的求同压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所产生的内在压力。另一种是那些试图影响他人行为的成员所施与的外在压力。由于这些压力都直接导向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所以通常又被归之于群体标准。
3、个人动机和群体目标
任何一种群体都会有一种目标,一种存在和行动的理由。被群体所选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群体的行为,群体作用的发挥,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成员的态度和信心等。研究表明,群体目标与成员的个人动机是密切相关的,尽心接受群体目标的成员会表现出最为强烈的需求动机,并努力为使群体达到目标而工作。
4、领导与群体性能
领导者的素质及其领导作风,在所有的群体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群体动力学中,一般把领导作为群体的一种功能来研究,这涉及到群体性能的发挥以及群体生产力的高低。另外,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如何调动群体成员内在活力的问题。
5、群体的结构性
当一个群体在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安排上获得一种稳定时,它也就拥有了一定的结构。群体结构变量包括: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群体结构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使人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中包含正常成员、非正常成员、领导成员和孤立者,其中,正常成员接受并遵守群体的绝大多数规范,非正常成员接受其中的某些规范而拒绝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规范,但仍是群体成员之一,领导成员在保持群体的团结方面作出最大的贡献,而孤立者却基本上不属于群体,通常向往另外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