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伴着自己的咳嗽声,任凭身体的疲惫和过大的精神压力,硬是无法入睡。
教育的改革以及如何培养与未来接轨的孩子的生存技能,都是近几年来说得最多,探讨得最多的话题。往往声讨过于行动。如今,为什么真正要做这个改革,就那么难下决定呢?
它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改革,而且解决现状。
走着走着,我也渐渐明白贫困落后地区的原因是什么了?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于是,穷人就是这样陷入穷的恶性循环的:
稀缺金钱→注意力集中到钱上→大脑浮现各种与钱有关的事,变得冲动失去控制力→心智带宽减少→做出错误认知,做出错误决定→放大对于钱的稀缺心态→恶性循环。
这个说个体很好理解,但说到穷人多到成为贫困落后的地区时,它的发展是不是也被穷人的思维所桎梏了呢?
思维的改变跟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就算大家都谈教育为本,教育可以改变一切,但主管教育的领导在政府领导班子里没有话语权,哪里又能谈执行力?教育被行政化后,校长的主要工作不是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却是跟着各行政机关要求,陷入行政沼泽之地,欲罢不能。
要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就要强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道视野——制定清晰的人生规划,短期的长期的,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教育就是这样,需要真正进入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中,借助互联网+,走出一条教育生态链的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