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新领域、新课题。加强这些领域党的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的必然要求。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都应按规定分别设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行业特征明显、管理体系健全的行业,可依托相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党组织,行业党组织对会员单位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各类街区、园区、商务楼宇等区域,可以打破单位界限统一建立党组织,或者依托区域党建工作站建立党组织。规模小、党员少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可以本着就近就便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采取行业、企业、属地三方携手,沿着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在互联网平台企业集聚区,建立区域性或综合性党组织,在平台企业、网点、站点,以及产业园、物流园、众创空间、商务楼宇、城市社区,分别建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聚焦组织覆盖“空白点”、“薄弱点”,做好动态排查摸底,建立党建数据库,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形成常态化研判、组建工作机制。对没有党员或者仅有个别党员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确定党建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宣传贯彻党的政策,凝聚服务职工群众,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加强对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骨干员工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吸纳,着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重视对新建立党组织的跟踪指导服务,以钉钉子精神巩固拓展“两个覆盖”成果,防止边建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