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记载了医生的临床经验。医案记述医生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反映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思想。现分享国医大师南征系列经典医案。
活血化瘀,降逆止呃治疗顽固性呃逆
李某,男,64岁,2017年5月30日首诊。
主诉: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4年。
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因饮食不当,出现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食道有灼热感,久治不愈。现症: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胃痛,胃胀,恶心欲吐,易出冷汗,纳可,眠差,小便频,夜尿1次,大便干燥、3-4日一行。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迟。
中医诊断:呃逆(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顽固性呃逆
治法:活血化瘀,降逆止呃。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20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5g,甘草10g,赤芍15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牛膝15g,青皮10g,厚朴10g,6剂,每次120ml,日3次,水煎饭后温服。
2017年6月6日复诊:患者自诉服药第4天呃逆消失,胃痛、胃胀、恶心欲吐均消失,夜寐可,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上方6剂,水煎服。至今再未复发。
【按语】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将超过1个月者称为顽固性呃逆。清·王清任立血府逐瘀汤,可治包括呃逆在内的19种病证,一切久治不愈之呃逆,皆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患者为老年男性,呃逆4年,前医皆从胃论治而不愈。当知久病入络,血脉瘀阻,现应从瘀论治。于原方中加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加此二味,一方面加强疏肝理气之功,另一方面加强下气之功,起到了降逆止呃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降逆止呃,行气止痛之功,故呃逆止而诸症除。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青皮煎剂和青皮注射液对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都有松弛作用,对心肌有兴奋性作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有明显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虽然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但临床上不可不慎重斟酌。早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病深者,其为哕。”历代医家也都认识到“久病之呃”“虚脱之呃”为危重难治之证。顽固性呃逆可由胃癌、肝癌、甲状腺癌、脑血管病及其他各种疾病引起。南征教授指出,凡大病或久病见呃逆症状,是疾病进展或恶化的表现,应当慎重对待。
供稿/南征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