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影院春节档有多部电影同期上映,我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选择了《流浪地球》,应该说,我对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期待已久。
我是大刘的粉丝,学生时代最爱的杂志就是《科幻世界》,一直觉得中国科幻不是没有好故事,而是不知怎样把自己的好故事呈现出来。
这次的《流浪地球》,光看预告片就很燃,好故事作背景,大刘亲自监制,重点是特效终于不再五毛了,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硬起来了。
可以说,《流浪地球》尽管并不完美,但它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在谈论电影之前,我想先谈谈小说的设定,这样你会更容易理解电影。
首先,为什么要流浪?
人们发现太阳在极速衰亡,它将膨胀为一颗红巨星,把整个太阳系吞噬其中,人类必须尽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那为什么要带着地球流浪呢?
这也是电影没有呈现出来的地方。
小说里人类分为了飞船派和地球派两大阵营,但寻找新家园的时光太漫长,能乘上飞船的人又太少,更重要的是,飞船的空间有限,比起地球本身来说,难以维持复杂的生态系统,所以最终人类实行了流浪地球计划。
小说很短,飞船派和地球派之争却是小说后半段的重头戏,电影对此只在片尾一晃而过的给了一个镜头,倒是为续集提供了不少可能性。
那么,流浪地球计划究竟是怎样的?
它总共分为五步:
刹车时代: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
逃逸时代:开动地球发动机加速飞出太阳系;
流浪时代I(加速):飞向半人马座比邻星;
流浪时代II(减速):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减速;
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咦?这个坐标不是三体的位置吗?对,流浪地球的最终目的地就是三体星系。
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小说《流浪地球》写于《三体》之前,且三体星系距太阳系很近,是人类最有可能到达的星系。
刚才说过,小说很短,所以电影基本都是在上述的背景下进行的再次加工,比如小说里一笔带过的爷爷、爸爸,在电影里都变得有血有肉,甚至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再如本来顺利通过的木星轨道,在电影里变得险象环生,严重到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差点跌入木星Game Over……
总体来说,这些改编处理得还不错,毕竟要将一部篇幅很短的小说搬上大银幕,可看性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不仅看到了壮观的地球发动机、看到了被毁得千疮百孔的中国地标,更看到了重重的危机与紧张的救援。
电影有了可看性,演员的演技也都基本在线,特效部分更是成了全片的亮点,这部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电影算是Hold住了。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春节档期的电影,整部影片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祖孙情、父子情、兄妹情,在灾难面前,它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却又是如此的伟大。
特别是主角与父亲这段不轻易说出口、只用行动来表示的父子情,从儿时的依恋、到成年的怨怼,再到危难时刻的父子同心,感情逐步推进,更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也许正因为是春节档的原因,电影想要抓住的东西太多,过尤不及,搞笑及煽情的部分显得有些刻意。
父亲刘培强最后通过自我牺牲拯救地球,这是全剧的泪点,当他开口喊“儿子”时,不少人都在抹眼泪。
这一幕让我想到大刘的另一部作品《全频带阻塞干扰》,都是一个远离地球、看似最安全的人,却以悲壮的方式拯救了祖国/人类,不知这是编剧为了图省事还是在向大刘致敬,但电影里刘培强这么做情是煽了,但也实在是任性了。
究竟是权衡利弊保存人类火种重要,还是破釜沉舟搏得一线生机重要?这还真是个难题。
总的来说,《流浪地球》虽不够完美,但绝对算得上是诚意之作,它不光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更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希望,就如小说里所说:
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