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分享你最喜爱的东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安妮喜欢她的椅子。从她是一个婴儿时起这椅子就一直陪伴着她。她不允许任何人坐她的椅子。
今天安妮很生气,因为有人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用尽了各种努力想夺回属于自己的特殊位置,但都没能成功。这本书出人意料的结尾方式,让孩子们懂得分享的快乐。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私密角落。让我们通过一个倔强和有个性的可爱女孩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保卫它的!
黛博拉.尼兰德 说:“学会分享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功课。当我们学会与人分享,我们就是在长大。”《安妮的椅子》是第一本黛博拉自己写自己画的图画书。当她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把所有的情感全部融于图画书中。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回想自己的童年,小的时候父母想让孩子拥有好的品质,诸如善良、谦虚、礼貌等,耳提面命,学会分享的话题,从牙牙学语就一直围着我转。最开始分享的对象是父母,而后是幼儿园的孩子、老师,成年后,随着阅历和成长,要分享的对象和知识越来越宽泛。不同的是,成年后,再也不会有那么一个人,天天让你分享。
常有家长问我说有没有关于分享类的绘本,推荐《安妮的椅子》适合3周岁以上的孩子阅读,书中这个倔强、任性的安妮,是不是也有你童年的影子。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同样也适合每个家长去看看,从书中可以看到,孩子迫切想拥有一件物品时的渴望和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时的古灵精怪。
你也可以看到安妮在诱惑本尼让出椅子时的小伎俩,是不是像极了你和孩子讨价还价的情景。
先是大叫,本尼睁开一只眼睛,打哈欠,伸懒腰,本尼的不理睬惹怒了安妮;进而安妮用命令式的语气数数,“一、二、三”,本尼打起了呼噜;然后,这个着急的小孩用力摇晃椅子、推、拉、跺脚、尖叫,本尼看都不看;挠爪心、举起来,本尼死死赖在椅子上;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这下安妮用诱惑的手段,“吃饼干、追猫咪、散步”等吸引本尼,回应她的是本尼的呼噜。得不到想要的椅子,安妮嚎嚎大哭,眼泪哗哗哗往外流,把本尼也惹哭了。
安妮就是我们的孩子,遇到问题一方面除了用哭逃避问题,吸引别人来关注外;另一方面,是大踏步往前走,主动交流。
随后本尼跳下来,舔安妮的脸,安慰她,安妮用拥抱回应本尼的贴心。看到此处,我以为这样温情的故事就该结束了,作者再次给了我们惊喜,安妮说:这是我的椅子,本尼,不许你再坐我的椅子,除非和我一起。”
自己快乐,也让爱自己的人快乐,真正的分享,不是出于怕,而是出于爱。谁没有过热切希望与人分享的时刻?打动我们的一本书、一件事,甚至一句话,我们会急着告诉趣味相投的朋友。我们的快乐和烦恼,会去和那些能够理解我们的人诉说。
出于爱的分享则是发自内心的自由选择,是源自理解的慷慨。
作者简介:
黛博拉·尼兰德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热爱画画,很多作品被艺术展和美术馆收藏,还为报纸和杂志画了大量的插图,然而她的成就却是在儿童图画书领域。
《安妮的椅子》是第一本黛博拉自己写自己画的图画书。此书2005年在澳大利亚一出版,即为她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2006度“澳大利亚童书理事会年度图书奖”(低幼)及2007年“酷奖”,即堪培拉儿童自己评选的杰出图书奖中的“图画书奖”等多项大奖和提名,受到众多小读者的喜爱。
《安妮的椅子》在澳大利亚反响非常好,对此她当然很激动。这个故事打动了那么多孩子的心,这一点最让她欣慰。孩子们在安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舍不得割爱,却愿意做一个好孩子,不想做出让别人难过的事情。这本书给作者带来的最大的快乐是,收到很多可爱的信和电子邮件,有的是父母写来的,有的是孩子写来的。他们能够在忙碌的一天当中抽出时间给她写信,这已经让人十分感动。读着这些信,听他们告诉说他们如何喜爱我的书,真是无比的快乐。